[发明专利]用于治疗肝癌的钌(II)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62595.7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2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培源;霍丽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15/00 | 分类号: | C07F15/00;A61P35/00;A61P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地址: | 530213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合物 式( 1 ) 制备 原料损耗 抗肿瘤 肝癌 治疗 | ||
1.钌(II)配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式(1)所示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钌(II)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利用RuCl3·xH2O和γ-松油烯制备式(2)结构的配合物;
步骤二、利用2-(3-羟丙基)苯并咪唑、6-溴吲唑以及式(2)结构的配合物制得式(1)结构的钌(II)配合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钌(II)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将RuCl3·xH2O与γ-松油烯溶于无水乙醇,加热回流,静置析出式(2)结构的配合物。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钌(II)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将2-(3-羟丙基)苯并咪唑、6-溴吲唑以及式(2)结构的配合物共溶于二氯甲烷,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乙二胺、碳酸铯以及三乙胺,加热至45℃,反应5小时,加入氯化锌和盐酸,析出固体,即为式(1)结构的钌(II)配合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钌(II)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每毫克式(2)结构的配合物,需要5.8毫克2-(3-羟丙基)苯并咪唑和3.8毫克6-溴吲唑。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钌(II)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每毫升乙二胺需要30毫克碳酸铯、2毫升乙二胺、10毫克氯化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钌(II)配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治疗胃癌或肝癌的药物。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钌(II)配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中医药大学,未经广西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259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