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图像融合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62087.9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14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孙婷婷;刘述超;任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5/50 | 分类号: | G06T5/50;G06T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梁斌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像 融合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图像融合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首先通过获得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其中第一图像由第一图像采集系统采集得到,第二图像由第二图像采集系统采集得到,求取第一图像采集系统与第二图像采集系统之间的几何偏移量,然后获取第一图像采集系统对应的预先设定的第一参考视场角和第二图像采集系统对应的预先设定的第二参考视场角;其次,根据第一参考视场角、第二参考视场角以及几何偏移量计算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之间的单应矩阵,根据单应矩阵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配准,得到配准图像对,最后将配准图像对进行像素融合,得到融合图像。本发明提供的图像融合方法图像融合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图像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图像融合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无人机因其高效,灵活,低成本等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勘探,侦察,应急,救灾等各个领域。而机载光电吊舱是无人机勘探、侦察等任务中重要的任务设备。机载光电吊舱正由单传感器成像系统向多传感器成像系统发展,采用多传感器成像系统的图像信息融合技术可以有效扩展侦察范围、场景细节信息,提高无人机图像侦察、目标识别跟踪的性能。
典型的多传感器光电吊舱成像系统是由可见光传感器成像系统和红外传感器成像系统构成的两路成像系统,一路用于采集可见光图像,另一路用于采集红外图像。可见光图像具有丰富的细节和色彩信息,而且具有更高的的分辨率,但是容易受天气及时间等条件的影响。红外图像的分辨率低、细节不足,但是可以全天侯工作,抗干扰能力强。机载光电吊舱图像信息融合技术就是将光电吊舱不同传感器成像系统采集的不同视角的图像信息进行融合,克服单一传感器图像信息的不足,便于机载吊舱全天候侦察。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图像机载光电吊舱图像信息融合技术,是基于机载光电吊舱成像系统的光轴校准,然后对机载光电吊舱成像系统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进行融合。一方面,该方法需要进行大量的光轴校准工作,操作复杂,也难以得到理想的校准结果,另一方面,机载光电吊舱成像系统在其搭载物,例如无人机,运动的过程中,因为机载光电吊舱成像系统的抖动使得经过校准后的光轴容易发生异位,进而无法对机载光电吊舱成像系统拍摄得到的图像进行精确匹配,进一步的,对机载光电吊舱成像系统拍摄得到的图像进行融合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融合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融合方法,所述图像融合方法包括:获得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由第一图像采集系统在第一当前视场角采集得到,所述第二图像由第二图像采集系统在第二当前视场角采集得到;求取所述第一图像采集系统与所述第二图像采集系统之间的几何偏移量;获取所述第一图像采集系统对应的预先设定的第一参考视场角和所述第二图像采集系统对应的预先设定的第二参考视场角;根据所述第一参考视场角、所述第二参考视场角以及所述几何偏移量计算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之间的单应矩阵;根据所述单应矩阵对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配准,得到配准图像对;将所述配准图像对进行像素融合,得到融合图像。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图像融合装置,所述图像融合装置包括:获得图像模块,用于获得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由第一图像采集系统在第一当前视场角采集得到,所述第二图像由第二图像采集系统在第二当前视场角采集得到;求取几何偏移量模块,用于求取所述第一图像采集系统与所述第二图像采集系统之间的几何偏移量;获取参考视场角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图像采集系统对应的预先设定的第一参考视场角和所述第二图像采集系统对应的预先设定的第二参考视场角;计算配准关系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参考视场角、所述第二参考视场角以及所述几何偏移量计算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之间的单应矩阵;图像配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单应矩阵对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进行配准,得到配准图像对;图像融合模块,用于将所述配准图像对进行像素融合,得到融合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20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