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着陆支架的锁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958831.8 | 申请日: | 2018-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19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朱冠宁;岳帅;聂宏;雷波;聂献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4G1/62 | 分类号: | B64G1/62 |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重复使用 运载 着陆 支架 锁定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着陆支架的锁定装置,涉及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着陆支架领域,能够,能重复使用,并且可控制同步解锁。本发明包括:第一锁定机构、第二锁定机构、副着陆腿、主着陆腿、联动杆。主着陆腿两侧设置两个副着陆腿,副着陆腿长度长于主着陆腿。副着陆腿分别在顶部设置一个第一锁定机构和中部对称设置两个第二锁定机构,第一锁定机构通过联动杆和第二锁定机构连接,并且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均与副着陆腿固定连接。第一锁定机构锁定时,第二锁定机构锁定,第一锁定机构解锁时,第一锁定机构带动联动杆解锁第二锁定机构。与传统的锁定装置相比,本发明具有结构可靠、解锁可靠性高、可重复使用、能够实现同步解锁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着陆支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着陆支架的锁定装置。
背景技术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是一种新型运载器,具有垂直起降、着陆回收的功能。其原理是通过展开着陆支架,达到垂直着陆回收的目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能够多次使用、反复利用,从而大幅度缩减运载器的发射与制造成本,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目前,美国Space-X公司研制的Falcon-9系列运载器已经进入运营阶段,将运载器的成本降低了近70%。着陆支架是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成功回收的必要保证,而着陆支架的锁定装置决定了着陆支架能否顺利展开,进而影响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回收的成败。
现有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着陆支架的锁定装置采用的是火工品和伸缩式插销锁机构。火工品的锁定装置通过爆炸螺栓的断裂解除着陆支架与运载器之间的约束,该种锁定方式不利于重复使用,并且一旦火工品出现故障着陆支架将无法展开,从而导致运载器着陆失败。伸缩式插销锁是一种机械式可重复使用的锁定装置,其具有结构简洁、解锁简单、易于布置等优点,然而对于着陆支架而言,其不能实现同时解锁,不利于着陆支架的展开,大大降低了解锁的可靠性。
综上,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用于运载器着陆的锁定装置,能重复使用,并且可控制同步解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着陆支架的锁定装置,是机械式同步解锁机构,能够重复使用,具有结构可靠、结构质量轻、解锁可靠性高的优点。
一种用于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着陆支架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锁定机构、第二锁定机构、副着陆腿、主着陆腿、联动杆。
主着陆腿两侧设置两个副着陆腿,副着陆腿长度长于主着陆腿,在空间上形成“Λ”形状。副着陆腿在顶部设置第一锁定机构,在中点位置设置第二锁定机构,第一锁定机构通过联动杆和第二锁定机构连接,并且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均与副着陆腿固定连接。
第一锁定机构锁定时,第二锁定机构锁定,第一锁定机构解锁时,第一锁定机构带动联动杆解锁第二锁定机构。
进一步的,第一锁定机构包括:第一基座、第一锁扣、第一锁杆、第一锁钩、解锁杆、第一限位板、连接杆、第一定位销、第一传动杆、第一连接销、第一传动轴、第一弹簧、第二弹簧。
第一基座上设置第一限位板,第一锁钩和第一锁杆安装在第一限位板上,并通过第一定位销锁紧;
第一锁扣固定连接在火箭箭体上,和第一锁杆、第一锁钩相互配合,能够锁紧和分离;
第一基座上设置与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配合安装的固定槽,第一弹簧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基座的固定槽,一端固定连接第一锁杆,第一弹簧的拉力给第一锁杆提供顺时针转动趋势;
第二弹簧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基座的固定槽,一端固定连接第一锁钩,第二弹簧的拉力给第一锁钩提供逆时针转动趋势。
第一基座上设置滑槽,第一传动轴置于滑槽内,运动轨迹受滑槽限制,只存在一个沿滑槽方向的平动自由度,第一传动轴连接联动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88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