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栅极驱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955289.0 | 申请日: | 2018-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14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何孝金;洪胜宝;柳发霖;李林;肖亮;巫蒙;付浩;段忠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廖苑滨 |
| 地址: | 5166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栅极 驱动 单元 电路 显示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栅极驱动单元,属于薄膜液晶显示器技术领域。所述栅极驱动单元包括有起始单元、复位单元、辅助单元、上拉单元及下拉单元,所述起始单元分别与所述复位单元、所述辅助单元、所述上拉单元电连接,所述辅助单元与所述下拉单元电连接;所述上拉单元包括有第七薄膜晶体管及一电容,所述第七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起始单元、所述复位单元、所述辅助单元及所述电容的一端电连接,漏极接入CLK端,源极分别与所述电容的另一端及下拉单元电连接,并连接输出端GOUT。本发明进一步地提供一种栅极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包括上述栅极驱动单元。另外还提供一种显示系统,该显示系统包括上述栅极驱动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薄膜液晶显示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栅极驱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TFT-LCD,)凭借其体积小、外观精致和低功耗等诸多优势,已经成为了市场上的主流显示产品。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系统主要包括驱动器和像素显示区两个部分。驱动器分为栅极驱动器和源极驱动器,栅极驱动器控制像素驱动TFT器件的开关,从而决定扫描线的开关状态;数据驱动器在对应扫描线开启的情况下将视频数据输入到像素电极,与COM电极形成电场控制液晶的偏转,进而控制透过率。随着中小尺寸显示器的分辨率变得越来越高,在传统的布线方式下,扫描线和数据线数量急剧增加,一方面会增加驱动IC的成本;另一方面产品的边框也变得更大。故采用与TFT同样的制程工艺,将栅极驱动电路的设计集成到玻璃内部,既节约了产品成本,同时还可以实现了超窄边框,获得了精致的外观。
然而,目前的非晶硅栅极驱动器均存在以下两个问题:1.边框大小在金属布线上很难进一步缩小;2.输出给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压稳定性不足,导致漏电,使得显示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栅极驱动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系统,该栅极驱动电路在提供足够的充电电压给扫描线的情况下,能够减少栅极电路布线的空间、改善电路功耗,提升电路的稳定性的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系统。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所述栅极驱动单元包括有起始单元、复位单元、辅助单元、上拉单元及下拉单元,所述起始单元分别与所述复位单元、所述辅助单元、所述上拉单元电连接,所述辅助单元与所述下拉单元电连接;
所述上拉单元包括有第七薄膜晶体管T7及一电容C,所述第七薄膜晶体管T7的栅极分别与所述起始单元、所述复位单元、所述辅助单元及所述电容的一端电连接,漏极接入CLK端,源极分别与所述电容C的另一端及下拉单元电连接,并连接输出端GOUT。
进一步地,所述起始单元包括有第一薄膜晶体管T1,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栅极接入起始信号STV,漏极接入XCLK端,源极与所述复位单元、所述辅助单元及所述上拉单元电
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单元包括有第二薄膜晶体管T2,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T2的栅极接入复位信号REST,漏极接入CLK端,源极与所述辅助单元、所述上拉单元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单元包括有第三薄膜晶体管T3、第四薄膜晶体管T4及第八薄膜晶体管T8,所述第八薄膜晶体管T8的栅极及漏极分别接入时钟信号CLK并与所述上拉单元电连接,源极分别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3的栅极、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T4的漏极、所述下拉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3的漏极分别与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源极、第二薄膜晶体管T2的源极、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T4的栅极及所述上拉单元电连接,源极分别与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T4的源极、所述下拉单元电连接,并接入负电源输入信号V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52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