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提高煤层气排采效率的排采强度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52193.9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46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盈;杨镇宇;王理国;喻生锋;冉富强;周剑飞;李臣臣;唐兆清;葛瑞全;李特社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利用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12 | 分类号: | E21B43/12;E21B47/00;E21B47/06;G06Q50/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9 | 代理人: | 吴桐 |
地址: | 550081 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煤层气 效率 强度 确定 方法 |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能提高煤层气排采效率的排采强度确定方法,该方法与储层的实时动态变化及煤层气井的实际生产表现相适应,可有效避免前期排采方案中因排采强度设计不合理导致的严重的储层伤害,特别适用于基础资料有限或排采经验匮乏的开发新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普适性,操作简单、易于理解,可有效指导现场操作人员进行排采动态分析和排采生产管理,大大降低排采失误率及生产管理成本,延长作业周期,提高单井产气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层气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提高煤层气排采效率的排采强度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煤层气俗称瓦斯,是一种存储于煤层中的,以甲烷为基本成分的烃类气体,是煤的伴生矿产资源,属非常规天然气。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煤层气资源量居世界第三位,煤层气勘探开发符合国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及绿色环保产业的政策导向,若能高效开发煤层气可有效缩小国家能源供需的缺口,有利于改善能源供给结构,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
排水采气是煤层气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技术管理直接影响产气的稳定性及连续性,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排采阶段,需制定不同的排采制度。我国煤层气资源存储地质条件相对复杂、煤层气存储吸附条件差异性较大、分布非均一性明显,国外成熟的煤层气井排采工艺技术适应性差;测井及取心资料获取的煤储层结构、孔隙结构、渗透性、含气性、吸附/解吸特征等资料代表性差,排采方案设计难度较大,现场适应性差,因生产压差及排采强度控制不合理,频繁出现排采技术失误,导致压力降传播受阻,排水采气效率低,严重影响产气量,大大增加煤层气井的开发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排采设计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提出一种能提高煤层气排采效率的排采强度确定方法,降低排采失误率及生产管理成本,提高单井产气量,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能提高煤层气排采效率的排采强度确定方法,将所述排采强度的确定分割为以下几个阶段:
(1)单向流阶段,此时井内套压为零,地层内为单相水流,试抽结束后,逐渐调大工作制度,按增幅△P=10Kpa/d逐渐增大排采强度;
(2)临界解吸阶段,此时套压0,地层近井地带吸附气开始解吸,观察套压涨幅△P套,若套压涨幅△P套0.1Mpa/d,假设当前流压降幅为△B(Kpa/d),则以30%△B的幅度逐渐降低排采强度,若0△P套≤0.1Mpa/d,则维持当前工作制度继续排采;
(3)初始产气阶段,此时Q地层气/Q地层水的比值由0增加至6,即10Qg/(Cp*H*Qw)≤6的阶段,假设当前流压降幅为△C,按10%△C的幅度缓慢提高排采强度,观察产气增幅及产水变化,若产水量开始缓慢降低,即△Q水≤0,则维持当前工作制度继续排采,控制产气增幅△Qg≤a(m3/d);
(4)提产阶段,即Q地层气/Q地层水=6至Pw=P1/4的阶段,当Q地层气/Q地层水=6时,此阶段经历三个步骤,步骤一为提产,假设当前流压降幅为△D(Kpa/d),按20%△D的幅度缓慢提高排采强度,观察产气增幅及产水变化,控制产气增幅△Qg≤a(m3/d),步骤二为稳产,当井底流压Pw=3/4P1时,假设此时产气量为Q1,则稳定该产量Q1排采,观察井底流压变化,当流压降幅介于0△P5Kpa/d,则稳定排采10天;步骤三为再提产,提产方法同步骤一;
当井底流压Pw=1/2P1时,稳产气量排采,方法同步骤二,之后继续提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利用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省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利用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21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