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包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948830.5 | 申请日: | 2018-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69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段盛林;王玺;文剑;苑鹏;刘士伟;刘亚旭;马芙俊;韩晓峰;柳嘉;夏凯;崔立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1D13/06 | 分类号: | A21D13/06;A21D2/36;A21D2/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姜艳华 |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面包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面包,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组成:40~60份的小麦粉、5~40份的薯类全粉、0.2~10份的南瓜粉、0.5~10份的芝士粉、5~25份的麦芽糖醇、2~15份的菊粉、0.5~5份的酵母粉、0.3~4份的食盐、5~20份的黄油、5~15份的椰油、4~20份的鸡蛋液、0.1~10份的复配改良剂、30~60份的水;
所述复配改良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组成:20~65份的单甘酯、3~12份的双乙酰酒石酸单甘酯、0.1~0.8份的脂肪酶、0.03~0.12份的果胶酶、0.02~0.15份抗坏血酸、10~45份谷朊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薯类全粉包括红薯全粉、马铃薯全粉、紫薯全粉、木薯全粉、山药全粉或芋头全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包,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组成:40~60份的小麦粉、2~20份的马铃薯全粉、2~10份的紫薯全粉、1~10份的山药全粉、0.2~10份的南瓜粉、0.5~10份的芝士粉、5~25份的麦芽糖醇、2~15份的菊粉、0.5~5份的酵母粉、0.3~4份的食盐、5~20份的黄油、5~15份的椰油、4~20份的鸡蛋液、0.1~10份的复配改良剂、30~60份的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包,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组成:45~55份的小麦粉、10~20份的马铃薯全粉、6~10份的紫薯全粉、8~10份的山药全粉、3~8份的南瓜粉、3~7份的芝士粉、10~20份的麦芽糖醇、8~12份的菊粉、2~4份的酵母粉、1~2份的食盐、10~15份的黄油、10~12份的椰油、8~15份的鸡蛋液、4~7份的复配改良剂、30~35份的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包,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组成:40份的小麦粉、2份的马铃薯全粉、2份的紫薯全粉、1份的山药全粉、0.2份的南瓜粉、0.5份的芝士粉、5份的麦芽糖醇、2份的菊粉、0.5份的酵母粉、0.3份的食盐、5份的黄油、5份的椰油、4份的鸡蛋液、0.1份的复配改良剂、30份的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改良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组成:50份的单甘酯、3份的双乙酰酒石酸单甘酯、0.8份的脂肪酶、0.07份的果胶酶、0.10份的抗坏血酸、25份的谷朊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改良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组成:20份的单甘酯、10份的双乙酰酒石酸单甘酯、0.4份的脂肪酶、0.12份的果胶酶、0.06份的抗坏血酸、10份的谷朊粉。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面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比例称取单甘酯、双乙酰酒石酸单甘酯、脂肪酶、果胶酶、抗坏血酸、和谷朊粉原料,混合均匀,称重,分装后得到所述复配改良剂。
9.一种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面包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按比例取小麦粉、薯类全粉、南瓜粉、芝士粉、麦芽糖醇、菊粉和复配改良剂混合均匀,获得原料A备用;
按比例取食盐与水混合均匀,获得原料B备用;
按比例将原料A与酵母粉混合均匀,再按比例加入原料B及鸡蛋液,由低速到高速混合搅拌5-50min,获得面团C;
按比例取椰油及黄油加入到面团C中,由低速到高速混合搅拌3-45min,获得面团D;
将面团D放入温度25-38℃、湿度65-95%的醒发箱中,一次醒发20-90min,获得面团E;
将面团E分割为35-150g的小面团,整型获得多个面团F;
将面团F放入温度25-38℃、湿度65-95%的醒发箱中,二次醒发15-90min,获得面团G;
将面团G放入上火温度140-220℃、下火温度150-240℃的烤箱中,烘烤8-30min,出炉放置10-20min,获得所述面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4883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戚风蛋糕的快速加工方法
- 下一篇:奇亚籽酥性饼干及其生产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