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激光、摄像机、GPS与惯导融合的道路场景表征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46832.0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9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李祎承;蔡英凤;陈龙;王海;陈小波;刘擎超;汤传业;何友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21/20 | 分类号: | G01C21/20;G01C21/16;G01S19/49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唐红 |
地址: | 21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道路场景 车载摄影机 激光测距仪 激光 表征系统 数据采集 图像特征 融合 摄像机 高精度位置信息 车顶中央 车辆前方 距离信息 系统安装 激光点 精细化 车顶 图像 | ||
1.一种基于激光、摄像机、GPS与惯导融合的道路场景表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测距仪、GPS接收机、车载摄影机和惯导系统,所述激光测距仪、GPS接收机和车载摄影机分别安装于数据采集车的车顶中央位置、车顶任意位置以及车辆前方,惯导系统安装于数据采集车的任意位置。
2.一种基于激光、摄像机、GPS与惯导融合的道路场景表征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数据采集:(1.1)单节点数据采集;(1.2)多节点数据采集;
(2)建立道路场景表征模型:(2.1)单节点表征;(2.2)多节点间表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激光、摄像机、GPS与惯导融合的道路场景表征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1)中单节点数据采集的方法为:数据采集车装载激光测距仪、GPS接收机、摄像机以及惯导系统在道路中行驶,行驶至道路中某一节点A时,GPS接收机结合惯导系统采集此时的位置信息,同时摄像机采集车辆前方道路图像信息,激光测距仪采集激光点的云信息;
所述步骤(1.2)中多节点数据采集的方法为:数据采集车继续行驶,行至道路中下一节点B时,光测距仪、GPS接收机、摄像机以及惯导系统继续采集同样的数据;重复多次道路场景即被划分为一系列的其他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激光、摄像机、GPS与惯导融合的道路场景表征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节点间的采集距离不多余5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激光、摄像机、GPS与惯导融合的道路场景表征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1)中单节点表征的具体方法为:
(2.1.1)对摄像机所采集的道路图像进行特征提取,所述特征包括道路图像中有特点的像素;
(2.1.2)将所提取的图像特征与激光测距仪采集的云信息相融合,其融合公式为:
式中,表示激光点,表示图像点,K为摄像机内参数,R表示摄像机到激光的旋转量,t表示摄像机到激光的平移量,通过K,R和t三个参数将激光点与图像点实现对应,即每一个图像特征点都对应着一个激光点进而得到相应距离信息;
(2.1.3)将图像特征和激光点与位置信息相融合,其融合公式如下式所示:
式中,[X1 Y1]T,[X2 Y2]T为高精度位置信息,[x1 y1]T,[x2 y2]T为图像特征,和△分别代表图像坐标系与大地经纬度坐标系间的旋转矩阵与平移向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激光、摄像机、GPS与惯导融合的道路场景表征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2)中各个节点之间的表征方法为:
(2.2.1)节点间点云匹配
将第n个节点与第n+1的图像特征提取,并运用相关匹配算法实现图像特征匹配,即实现节点间的图像特征一一对应;其中n=1,2,3…N;
(2.2.2)节点间位置关系计算
将第n+1节点中已匹配的图像特征提取,结合激光与图像融合方法,得到对应的激光点云;然后将第n个节点的图像特征与第n+1个节点的激光点云对应,形成透视n点模型PnP,如下式所示:
式中,为第n+1个节点的激光点云,为第n个节点的图像特征R’与t’为节点间的旋转矩阵与平移矩阵,u,v分别为图像坐标系中的横纵坐标。
7.一种基于激光、摄像机、GPS与惯导融合的道路场景表征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数据采集,即包括单节点数据采集和多节点数据采集;
(B)建立道路场景表征模型,即包括单节点表征和多节点间表征;
(C)若GPS出现盲区时,则包括以下过程:
a)、计算GPS盲区节点与费盲区节点的位置关系:根据步骤(B)所得到的节点间的位置关系,进而得到GPS盲区节点与非盲区节点的位置关系;
b)、计算盲区节点的高精度位置信息:通过GPS盲区节点与非盲区节点的位置关系,结合和△将激光点云映射为GPS盲区的高精度位置信息,和△分别代表图像坐标系与大地经纬度坐标系间的旋转矩阵与平移向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4683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理场的室内定位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镀生产线行车高精度定位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