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柏提取物的定量指纹图谱及其检测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42629.6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4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冯瑞红;李娟;张丽;杨雯;潘耀宗;曾海松;李敏;李伟;吴革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龙凤堂中药有限公司;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牛利民;张奎燕 |
地址: | 22532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量指纹图谱 检测 黄柏提取物 指纹图谱 流动相 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三氟乙酸水溶液 理论塔板数 盐酸小檗碱 色谱条件 梯度洗脱 填充剂 波长 乙腈 柱温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柏提取物定量指纹图谱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色谱条件包括: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1体积%三氟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A,以乙腈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0.5~1.5ml·min‑1,柱温25~35℃,检测波长210~360nm;理论塔板数按盐酸小檗碱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00。此外,还公开了该检测方法得到的指纹图谱和该指纹图谱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分析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中药定量指纹图的构建方法,该方法可同时用于对药物(黄柏提取物)的定性及定量研究。
背景技术
黄柏原名“檗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檗木,味苦寒,主五脏,肠胃中结热,黄疽,肠痔;止泻痢,女子漏下赤白,阴阳蚀创,一名檀桓,生山谷”。黄柏性味苦、寒。归肾、膀胱经。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之功效。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躄,骨蒸痨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黄柏在传统方剂中有大量应用,如易黄汤、清经散、清肺止淋汤等。同时黄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的现代中成药中也有广泛使用,如二妙丸、小儿肝炎颗粒、功劳去火片等。
黄柏化学成分以生物碱为主,并认为是黄柏的主要药效成分之一,还见有梓檬苦素、酚酸类、萜类、木脂素类、甾醇及其苷类等。生物碱类化合物包括小檗碱(Berberine),巴马汀(Palmatine),木兰花碱(Magnoflorine),黄柏碱(Phellodendrine),药根碱(Jatorrhizine),白栝楼碱(Candicine),蝙蝠葛碱(Menisperine)。
关于黄柏药材的质量控制,《中国药典》(2015版)将黄柏碱(C20H23NO4)、小檗碱(C20H17NO4)作为该药材的质控指标。采用高效液相的方法分别对这两个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由于两个指标是分开测定的,势必增加分析时间和分析成本。更重要的是,测定过程中使用的流动相含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这一离子对试剂。试验过程中发现,该试剂不仅对化合物的保留行为影响比较大,而且对色谱柱的损伤比较大。不仅如此,对于中药的质量评价而言,整体质量控制是关键。仅一两个成分的含量测定无法反映药材的真实质量。
目前,中药整体质量控制体系是中药发展的趋势。指纹图谱结合多指标含量测定是国内外普遍认可并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模式。
中国专利CN103869003A公开了一种黄柏药材双溶剂融合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及其标准指纹图谱,采用高效液相法建立指纹图谱,该方法仅识别出小檗碱的色谱峰,只能用于该药材的定性鉴别,无法对药材的质量优劣进行评价。
王淑慧等(“黄柏饮片标准汤剂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中国中药杂志》,第43卷第5期,2018年3月,第873-878页)公开了采用高效液相建立了标准汤剂含量测定和指纹图谱分析的方法。虽然这是一种兼具定性和定量的检测方法,但是该方法的流动相中需要含有盐---乙酸铵。而且在指纹图谱研究过程中仅对指认了小檗碱和黄柏碱两个色谱峰。
因此,选择一种更优的流动相体系,建立一种能够同时定性定量的检测方法---定量指纹图谱,而且在该条件下有更多的色谱峰被指认,对于该药材全面质量检测和整体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开发了一种黄柏提取物的定量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并提供了其指纹图谱。通过此方法,同时测定黄柏提取物中小檗碱和黄柏碱,可有效地监控黄柏药材、饮片、中间品、制剂的质量,保证其在临床或生产应用时的有效、安全和稳定。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黄柏提取物的定量指纹图谱检测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通过上述黄柏提取物的定量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得到的指纹图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龙凤堂中药有限公司;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龙凤堂中药有限公司;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426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