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抛光废料回收稀土的低温环保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42040.6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27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田双红;牟巧娜;熊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5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重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抛光 废料 回收 稀土 低温 环保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抛光废料回收稀土的低温环保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将抛光废料研磨、过筛并浸泡到稀盐酸中得到酸化抛光粉;将还原剂和催化剂加入到盐酸中得到混合盐酸;再将酸化抛光粉加入到混合盐酸中溶解,过滤得到滤液;滤液中加入草酸进行沉淀,过滤、烘干、焙烧,即可得到二氧化铈和氧化镧。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还原剂、催化剂和稀酸的共同作用,在低温、常压、稀酸的条件下即可溶解Ce4+,采用低温且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对设备要求和损耗小、安全性高、对环境友好的方式回收抛光废料中的稀土;同时还具有稀土溶解率高、稀土回收率高的优点,回收了抛光废料中的稀土元素,创造价值的同时保护了环境,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从光学、电子行业中使用后的废弃抛光粉中回收稀土的低温环保方法。
背景技术
铈基稀土抛光粉是重要的稀土产品之一,具有切削能力强,抛光时间短、抛光精度高、操作环境清洁等优点,被称为“抛光粉之王”,被广泛应用于平板玻璃、阴极射线管、电视电脑显示器、玻壳、眼镜片、光学玻璃、镜头、宝石、水晶、装饰品等器件的抛光,我国每年的稀土抛光粉使用量在25000吨/年,尤其是随着我国手机、液晶显示屏产业的飞速发展,稀土抛光粉需求量以年15%的速度在增长。
抛光废料主要是由稀土抛光粉抛光废液沉淀分离的固体渣料,其中主要含二氧化铈,还有部分含镧稀土氧化物、被磨下来的玻璃颗粒、抛光机上的磨皮(有机聚合物)及废液中人工混入的沉淀剂氯化铝等,大部分使用后的废弃稀土抛光粉作为固体废弃物被填埋,一方面造成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导致稀土资源被浪费。随着我国稀土资源的逐年大量开发,有必要将稀土废料进行回收。
目前有多种从抛光废料中回收稀土的方法,主要采用酸溶解法,如硫酸法,采用98%的浓硫酸在160℃加热3h,稀土的浸出率达到92.3%;盐酸法,采用35.5%浓盐酸在95℃加热2h,可实现稀土溶解,从而通过后续的过滤、沉淀及焙烧回收得到二氧化铈;硝酸过氧化氢法,采用50~72%的硝酸,加入占抛光粉质量30~50%的双氧水在60~80℃搅拌溶解二氧化铈回收稀土。但是,以上通过酸溶解法从抛光废料回收稀土的方法均在高浓度酸、高温下进行,生产条件苛刻、腐蚀设备,环境污染大,同时工艺成本也高。也有在常温或低温下采用加入硫酸亚铁铵、铁屑促进盐酸浸出的回收工艺,但该工艺会产生大量的含铁含氨废水,对环境污染较大。
因此,急需发展一种从抛光废料中回收稀土的低温环保方法,使其中的稀土元素得到再利用,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回收稀土方法需要在高浓度酸和高温下进行,生产条件苛刻、腐蚀设备,环境污染大,同时工艺成本也高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从抛光废料回收稀土的低温环保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还原剂、催化剂和稀酸的共同作用,可以在低温、常压、稀酸的条件下很好的溶解难溶解的Ce4+,采用低温且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对设备要求和损耗小、安全性高、对环境友好的方式回收抛光废料中的稀土;同时还具有稀土溶解率高、稀土回收率高的优点,使得抛光废料中的稀土元素得到回收,创造价值的同时保护了环境,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从抛光废料回收稀土的低温环保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抛光废料研磨并过筛,去除大颗粒粗渣;
S2.将抛光废料粉末浸泡到0.01~2.0mol/L的稀盐酸中,过滤后得到酸化抛光粉;
S3.将还原剂和催化剂加入到浓度为0.5~4mol/L的盐酸中,得到混合盐酸;
S4.将酸化抛光粉按照质量浓度为0.01~60g/L加入到混合盐酸中,并加热到35~60℃溶解,过滤得到滤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420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