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阱及共蒸镀膜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41108.9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8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阳;赵叶军;党志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铂阳顶荣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8/00 | 分类号: | B01D8/00;C23C14/24;C23C14/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盘管 冷阱 蒸镀膜 热流体 薄膜太阳能电池 供给装置 出口端 进口端 壳体 冷源 连通 热交换 体内 过滤效率 快速沉积 冷却介质 有效地 真空泵 加装 密闭 蒸腔 应用 进口 出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阱及共蒸镀膜装置,该冷阱应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共蒸镀膜设备中,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共蒸元素的过滤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该冷阱应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共蒸镀膜设备中,包括:密闭的壳体;冷却盘管,设置在壳体内,冷却盘管包括进口端和出口端,冷却盘管的进口端与壳体外的冷源供给装置的出口连通,冷却盘管的出口端与冷源供给装置的进口连通。通过在真空泵与共蒸腔室之间加装这种冷阱,能使流经冷却盘管的冷却介质能与流经壳体内的热流体进行热交换,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热流体的温度,并能使热流体中的共蒸元素在遇冷后快速沉积在冷却盘管的表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阱及共蒸镀膜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片中的铜铟镓硒CIGS镀膜有两种工艺方法,一种是溅射法,一种是共蒸法。
在共蒸法的工艺实现过程中,由于需要真空泵对共蒸腔室抽取真空,来保证必要的本底真空,进而导致共蒸腔室中的共蒸元素,特别是硒元素会弥散到整个真空系统中,使部分共蒸元素通过真空泵。
共蒸元素通过真空泵会使得真空泵出现两个问题:一、由于共蒸元素从高温环境过来,会对真空泵造成过热损坏,缩短了真空泵的使用寿命;二、当共蒸元素经过真空泵时,会有共蒸元素的颗粒沉积在真空泵表面,进一步地缩短真空泵的使用寿命。
在现有技术中,通过在真空泵与共蒸腔室之间加装百叶窗结构,来过滤共蒸元素,减少共蒸元素在真空泵表面的沉积。但是,这种结构过滤效率不高,使得真空泵的表面仍然有大量的共蒸元素沉积。
鉴于此,如何有效地提高共蒸元素的过滤效率,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阱及共蒸镀膜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共蒸元素的过滤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阱,应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共蒸镀膜设备中,所述冷阱包括:
密闭的壳体;
冷却盘管,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冷却盘管包括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冷却盘管的进口端与所述壳体外的冷源供给装置的出口连通,所述冷却盘管的出口端与所述冷源供给装置的进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冷阱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支撑筒,所述支撑筒的外表面开设有供热流体流通的通孔,所述冷却盘管盘绕在所述支撑筒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支撑筒的中心轴与所述壳体的热流体的流通方向形成设定夹角。
优选的,所述冷阱还包括:
隔热连接组件,所述隔热连接组件连通所述冷却盘管和所述冷源供给装置。
优选的,所述隔热连接组件包括:
连接管,穿过所述壳体且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却盘管和所述冷源供给装置连接;
法兰,套设在所述连接管外且紧贴所述壳体外壁,用于真空密封;
隔热组件,设置在所述法兰的内表面与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之间,且与所述法兰的内表面和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均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隔热组件包括:
隔热件,设置在所述法兰的内表面与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之间,且与所述法兰的内表面和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均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隔热组件还包括:
隔热加强件,设置在所述法兰的内表面与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之间,且紧贴在所述隔热件背离所述壳体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隔热加强件为低温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铂阳顶荣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铂阳顶荣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411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丙烯工艺气回收装备及回收工艺
- 下一篇:一种用于化工产品重结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