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干法冷却排渣机构的危废焚烧炉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935474.3 | 申请日: | 2018-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6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 发明(设计)人: | 龚幸;张铭;王争刚;陈岗;汪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G7/00 | 分类号: | F23G7/00;F23J1/00;F28D11/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4114 | 代理人: | 于俊 |
| 地址: | 230024 安徽省合肥市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滚筒 翅片 水管 出渣机构 干法冷却 灰渣冷却 冷却水管 排渣机构 焚烧炉 同轴 直接接触换热 圆环形水管 传热 处置系统 串联设置 滚筒轴向 过滤装置 灰渣热量 间接接触 驱动电机 同轴设置 危险废物 污染水源 二燃室 回转窑 连接轴 引导的 管身 换热 灰渣 能效 排出 传导 逆流 转动 对称 | ||
1.具有干法冷却排渣机构的危废焚烧炉,包括串联设置的回转窑(1)、二燃室(2)和出渣机构,所述回转窑(1)的一端为危险废物进口,另一端和二燃室(2)的下部进口连通,所述二燃室(2)的顶部为烟气出口,所述二燃室(2)的底部通过下降管连通着出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渣机构包括灰渣冷却设备(3)和过滤装置,所述灰渣冷却设备(3)包括同轴设置的外壳(8)和滚筒(9);所述滚筒(9)轴向一端通过连接轴连接着驱动电机,实现所述滚筒(9)相对外壳(8)的转动;所述外壳(8)一端的径向上部通过法兰连接着所述下降管的出料端法兰,所述下降管的出料口和滚筒(9)贯通,所述外壳(8)另一端的径向下部设有向下凸出的排渣腔(41),排渣腔(41)的排渣口内设有排渣阀(4),与排渣阀(4)对应的外壳(8)的径向上部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一端为出气口,且位于外壳(8)的外部,出气管的另一端伸入外壳(8)内,且对应着滚筒(9);所述出气管的出气口通过过滤装置连通至二燃室(2)下部的进气口,且所述进气口位于二燃室(2)内部的燃烧区的下方;
所述灰渣冷却设备(3)的轴线与水平方向成2°~5°倾斜设置,使排渣腔(41)的排渣口倾斜向下,便于排渣;
所述滚筒(9)的内壁上均布设有倾斜的滚筒翅片(10);与排渣阀(4)相邻的滚筒(9)一端内同轴设有圆环形水管(11);所述圆环形水管(11)内沿轴向对称设有中间隔断(110),将所述圆环形水管(11)分为半圆环进水管(111)和半圆环出水管(112);一侧的半圆环进水管(111)上设有进水口(113),另一侧的半圆环出水管(112)上设有出水口(114);所述滚筒(9)内同轴设有若干冷却水管(12),所述冷却水管(12)为U形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进水口(121)位于半圆环进水管(111)内,所述冷却水管出水口(122)位于半圆环出水管(112)内,所述冷却水管(12)上对称设有沿管身的水管翅片(13),且水管翅片(13)垂直管身;
工作时,焚烧产生高温底渣从下降管进入滚筒(9)内,与冷却水管(12)内的冷却水逆流、间接热交换,同时被滚筒翅片(10)破碎,经破碎、降温后的料渣在重力作用下从排渣阀(4)排出,被加热的冷却水可用于自产蒸汽或加热其他介质;冷却设备(3)尾部通过过滤机构与二燃室(2)进气口连通,维持了焚烧炉内气相平衡,且经过滤机构的过滤作用可防止冷却设备(3)中的灰尘经管道反蹿至二燃室(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干法冷却排渣机构的危废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并联设置的过滤器Ⅰ(5)和过滤器Ⅱ(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干法冷却排渣机构的危废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翅片(10)长度为100mm~200mm、宽度为50mm~120mm、厚度为5~12mm,且相邻滚筒翅片(10)的间距40mm~1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干法冷却排渣机构的危废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翅片(13)长度为1000mm~2500mm,宽度为50mm~2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干法冷却排渣机构的危废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管(12)均布设置在滚筒(9)内,且为6~16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干法冷却排渣机构的危废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翅片(10)和滚筒(9)内壁成30°~60°夹角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干法冷却排渣机构的危废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9)的内径为1200mm~2000mm,所述圆环形水管(11)的内径为800mm~1600mm、外径为900mm~1950mm,所述冷却水管(12)的内径为25mm~1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547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