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控边缘活性位点的Fe-N-C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930356.3 | 申请日: | 2018-08-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64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汪乐余;姜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27/24 | 分类号: | B01J27/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太兆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08 | 代理人: | 张洪年 |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控 边缘 活性 fe 催化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可控边缘活性位点的Fe-N-C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如下:
a.将有机配体和有机小分子分散在溶剂中,然后加入金属离子溶液,离心洗涤,得到的沉淀真空干燥;
b.将步骤a得到的沉淀进行高温热解,所述高温热解的温度为700-1000oC;
c.将步骤b的产物进行酸处理,洗涤,真空干燥即得可控边缘活性位点的Fe-N-C催化材料;
所述的有机配体为2-甲基咪唑,所述的金属离子溶液为锌离子的甲醇溶液;
所述的有机小分子是铁的酞菁类化合物或铁的卟啉类化合物;
制得的可控边缘活性位点的Fe-N-C催化材料为具有可调的多级孔道结构和原子级分散的FeN4边缘活性位点的碳骨架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边缘活性位点的Fe-N-C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的具体反应条件为:将12-40 mmol 有机配体和0.1-100 mg 有机小分子分散在20-80 mL甲醇中,快速加入20-80 mL 3-9 M的金属离子溶液,室温下搅拌1-36 h后用甲醇离心洗涤,得到的沉淀放于真空干燥箱中烘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边缘活性位点的Fe-N-C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的具体反应条件为:将烘干后的沉淀转移到瓷舟中,并放于管式炉中,通入N2排尽空气后,加热至700-1000 oC并煅烧1-5 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控边缘活性位点的Fe-N-C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的具体反应条件为:向步骤b的产物中加入0.1-1 M H2SO4至完全浸没材料,20-80oC 下恒温1-36 h后,洗涤至中性,并将沉淀放于真空干燥箱中烘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可控边缘活性位点的Fe-N-C催化材料在电催化氧还原反应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035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