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避雷器动作过程记录分析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28693.9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6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郭磊;张嵩阳;张远;付海金;丁国君;董曼玲;李媛;张笑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知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99 | 代理人: | 陈瑞泷;张锦波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避雷器 反馈子系统 动作过程 记录分析系统 实时监测数据 记录分析 系统参数 泄放电流 动作记录 动作起始 对比分析 故障过程 故障录波 记录动作 记录信息 系统故障 同步的 有效地 调取 记录 后台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避雷器动作过程记录分析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避雷器泄放电流反馈子系统、系统参数反馈子系统、避雷器动作过程记录分析子系统,避雷器泄放电流反馈子系统每动作一次计数一次且记录动作起始时间,并同步调取系统参数反馈子系统的实时监测数据,避雷器动作过程记录分析子系统获取动作起始时间及其同步的实时监测数据,及时有效地对动作全过程的数据进行记录,这样在进行可能的系统故障分析时,就能够提供避雷器动作时最直接的数据情况。由于避雷器每次动作时可以同时记录这些数据,通过后台提供报表,将十分有利于故障的对比分析,后续可以通过避雷器的动作记录信息与故障录波仪的记录信息相互印证,使分析故障过程更加科学合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系统故障分析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避雷器动作过程记录分析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设备之一。电力系统中由大气、操作过电压所造成的巨大能量大部分需要通过系统中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进行释放,以确保多余的能量冲击不会对其他电力设备造成伤害。避雷器除保护重要电力设备外,在出现系统故障时,避雷器的运行记录等相关信息也是系统故障分析的重要参考之一。但是存在的问题是:目前避雷器的设计思想是仅提供单纯的保护功能,对其运行参数的监测则较为匮乏,避雷器的动作记录情况不能很好地和故障录波分析结合起来进行故障分析,很大程度需要靠专家的知识与经验联系起来。
日常中避雷器计数器仅能监测运行中阀片的泄漏电流情况及动作次数,较好的在线监测系统还可以提供泄漏电流中的阻性电流情况,而泄漏电流仅能侧面反映避雷器本体状态的优劣,动作次数仅单纯地记录了避雷器累计的动作次数,(如果出现同一系统多组避雷器动作)不能反映避雷器动作发生的先后次序,这两个参数在进行可能的系统故障分析时,均不能提供避雷器动作时最直接的数据情况,如每次动作时:避雷器的动作起始时间、先后次序、通流大小(包括电流峰值、有效值)、动作持续时间、实时的环境温湿度、实时的系统电压情况。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避雷器动作过程记录分析系统及方法,旨在解决目前避雷器仅提供单纯的保护功能,对其运行参数的监测较为匮乏,避雷器的动作记录情况不能很好地和故障录波分析结合起来进行故障分析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避雷器动作过程记录分析系统,包括避雷器泄放电流反馈子系统、系统参数反馈子系统、避雷器动作过程记录分析子系统;其中,
避雷器泄放电流反馈子系统包括顺序连接的电流互感器、电流表、同步模块、第一处理器、第一存储器、第一通信模块;电流互感器设置于电流表的上端引线上;电流表包括内置计数器;
系统参数反馈子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变电站集控平台、第二通信模块;
避雷器动作过程记录分析子系统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三通信模块、第二处理器、第二存储器;
同步模块还与变电站集控平台连接;
第一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分别与第三通信模块连接;
当系统的输电线路或母线出现可令避雷器动作的过电压时,避雷器本体内部阀片产生的泄放电流流经电流表,第一处理器接收避雷器本体发送的一组避雷器动作次序;
电流互感器测量泄放电流,并将二次侧的电流信号发送到第一处理器;
当泄放电流超过电流表的内置计数器的起始动作电流时,内置计数器开始动作并向同步模块发送信号,且内置计数器动作一次计数一次;
同步模块接收到信号后记录计数器动作起始时刻并发送到第一处理器,同时向变电站集控平台发送标记指令;
第一处理器对接收到的该组避雷器动作次序、电流信号、计数器动作起始时刻进行处理,得到第一实时监测数据并存储到第一存储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86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束检测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压互锁回路的检测电路及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