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避雷器动作过程记录分析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28693.9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6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郭磊;张嵩阳;张远;付海金;丁国君;董曼玲;李媛;张笑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知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99 | 代理人: | 陈瑞泷;张锦波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避雷器 反馈子系统 动作过程 记录分析系统 实时监测数据 记录分析 系统参数 泄放电流 动作记录 动作起始 对比分析 故障过程 故障录波 记录动作 记录信息 系统故障 同步的 有效地 调取 记录 后台 分析 | ||
1.一种避雷器动作过程记录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避雷器泄放电流反馈子系统、系统参数反馈子系统、避雷器动作过程记录分析子系统;其中,
避雷器泄放电流反馈子系统包括顺序连接的电流互感器、电流表、同步模块、第一处理器、第一存储器、第一通信模块;电流互感器设置于电流表的上端引线上;电流表包括内置计数器;
系统参数反馈子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变电站集控平台、第二通信模块;
避雷器动作过程记录分析子系统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三通信模块、第二处理器、第二存储器;
同步模块还与变电站集控平台连接;
第一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分别与第三通信模块连接;
当系统的输电线路或母线出现可令避雷器动作的过电压时,避雷器本体内部阀片产生的泄放电流流经电流表,第一处理器接收避雷器本体发送的一组避雷器动作次序;
电流互感器测量泄放电流,并将二次侧的电流信号发送到第一处理器;
当泄放电流超过电流表的内置计数器的起始动作电流时,内置计数器开始动作并向同步模块发送信号,且内置计数器动作一次计数一次;
同步模块接收到信号后记录计数器动作起始时刻并发送到第一处理器,同时向变电站集控平台发送标记指令;
第一处理器对接收到的该组避雷器动作次序、电流信号、计数器动作起始时刻进行处理,得到第一实时监测数据并存储到第一存储器;
第一存储器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将第一实时监测数据发送到第三通信模块;
变电站集控平台接收到标记指令后调取与计数器动作起始时刻相应的第二实时监测数据,并将第二实时监测数据通过第二通信模块发送到第三通信模块;第二实时监测数据包括环境温湿度、输电线路和/或母线电压;
第三通信模块将接收到的第一实时监测数据、第二实时监测数据发送到第二处理器;
第二处理器对第一实时监测数据、第二实时监测数据进行同步时间的对应及数据整合,得到整合数据并存储到第二存储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器动作过程记录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同步模块包括顺序连接的计数器模块、脉冲发生器模块、同步时钟模块;
计数器模块还与电流表连接;同步时钟模块还与第一处理器连接;脉冲发生器模块还与变电站集控平台连接;
当泄放电流超过电流表的内置计数器的起始动作电流时,内置计数器开始动作并向计数器模块发送信号,且内置计数器动作一次计数一次;
计数器模块接收到信号后向脉冲发生器模块发送指令;
脉冲发生器模块接收到指令后向同步时钟模块发送记录指令,同时向变电站集控平台发送标记指令;
同步时钟模块接收到记录指令后记录计数器动作起始时刻并发送到第一处理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避雷器动作过程记录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电流互感器与第一处理器之间的模数转换器,电流互感器将二次侧的电流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器发送到第一处理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避雷器动作过程记录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合数据包括每组避雷器每次动作时的起始时间、先后次序、通流大小、动作持续时间、环境温湿度、输电线路和/或母线电压;所述通流大小包括电流峰值、电流有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避雷器动作过程记录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避雷器动作过程记录分析子系统还包括避雷器动作过程记录分析系统终端、显示器、打印器、USB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且该避雷器动作过程记录分析系统终端、显示器、打印器、USB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分别与第二处理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避雷器动作过程记录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流互感器为大变比电流互感器,电流表为避雷器泄漏电流表,第一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均为GPRS通信模块,第三通信模块为GPRS内置天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869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束检测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压互锁回路的检测电路及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