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油供油系统、供油方法以及航空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21857.5 | 申请日: | 201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16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单亚杰;陶金伟;柳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C7/22 | 分类号: | F02C7/22;F02C7/23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学兵 |
地址: | 20024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油 供油 系统 方法 以及 航空发动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油供油系统、供油方法以及航空发动机。其中,上述供油系统包括射流泵,所述射流泵包括第一进口、第二进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以及调节活门;所述射流泵具有第一工况、第二工况;在所述第一工况从第一进口、第二进口输入所述射流泵的燃油从所述第二出口输出;在所述第二工况从第一进口、第二进口输入所述射流泵的燃油从所述第一出口以及第二出口分别输出,所述调节活门随第一进口进入的燃油的压力增大而增大所述第一出口的开度;从所述第二进口输入的燃油经从所述第一进口输入的燃油引射加压后从所述第二出口输出。以上燃油供油系统、供油方法以及航空发动机至少具有运行稳定、降低燃油温升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燃油供油系统、供油方法以及航空发动机。
背景技术
传统航空发动机燃油系统原理如图1所示,主要由低压泵1、高压泵2、计量活门3、高压关断活门4、回油活门5、压差活门6、燃油总管8和燃油喷嘴7等组成,航空发动机来油从油箱抽取后,经过低压泵1和高压泵2 增压,包括两路,其一是输油油路,通过计量活门3和高压关断活门4进入燃油总管8和燃油喷嘴7供至航空发动机燃烧室。计量活门3用于计量到发动机燃烧室的燃油量;高压关断活门7用于保持燃油供油系统有足够的最小伺服压力,并在发动机停车后,及时关断,以切断至发动机燃烧室的燃油;压差活门6用于保证计量活门3前后的压差恒定,如此设计的燃油供油系统,使得控制计量活门3的位置,便能控制至燃烧室的燃油量。其二是回油油路,回油活门5用于将高压泵2提供的多余发动机需求的燃油回至低压泵1后。
由于高压泵2多采用定排量泵,而高压泵2转轴与高压转子通过齿轮传动,因此高压泵2的转速调节具有一定滞后性。如此即导致了一些工况下,例如在发动机转速较高但需求燃油流量较小的工况下,大量的高压燃油会通过回油活门5回至低压泵1后,造成液压功率虚耗,燃油系统温度升高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中,如图2所示,有一种改进方案是燃油供油系统中的回油油路的回油活门5之后设置射流泵9,低压泵1的低压燃油输入射流泵9,从回油活门5输出的高压燃油输入射流泵9,在射流泵9内部对低压燃油进行引射增压,以充分利用回油活门5输出的燃油的压力,提高液压功率使用率。该系统中燃油流返回位置为射流泵的喷嘴前。但实际情况中,航空发动机燃油需求量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很大,在一些工况下,例如高转速小流量点及一些发动机超转切油点,回油活门5需要把几乎所有的经过高压泵2增压的高压燃油返回,在这种情况下,短时间内燃油系统的压力会被提高至很高的状态,不利于燃油泵卸荷,对燃油泵的寿命等产生影响,同时回油流量范围较宽,射流泵9与燃油系统的匹配性设计较难,其原因在于,射流泵9本身由于材料的限制,存在极限压力的制约,因此为了防止在发生上述短时间内燃油系统的压力会被提高至很高的状态的工况时射流泵9的喷嘴损坏,射流泵9的喷嘴的口径需要大于某个数值,制约了其增压能力。
综上,本领域需要一种增压效果好、系统温升低、运行平稳的燃油供油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油供油系统。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油供油方法。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一种燃油供油系统,包括回油油路,所述回油油路包括射流泵,所述射流泵包括第一进口、第二进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以及调节活门;所述射流泵具有第一工况、第二工况;
在所述第一工况从第一进口、第二进口输入所述射流泵的燃油从所述第二出口输出;
在所述第二工况从第一进口、第二进口输入所述射流泵的燃油从所述第一出口以及第二出口分别输出,所述调节活门随第一进口进入的燃油的压力增大而增大所述第一出口的开度;
从所述第二进口输入的燃油经从所述第一进口输入的燃油引射加压后从所述第二出口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18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