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汽车余热利用的高效多模式运行空调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919819.6 | 申请日: | 2018-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3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 发明(设计)人: | 殷勇高;成洁;金星;张小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3/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司崇静 |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除湿器 再生器 蒸发器 穿过 加热器 顶部进液口 溶液换热器 溶液加热器 溶液冷却器 空调系统 排出管路 汽车余热 依次设置 多模式 进风口 冷凝器 膨胀阀 制冷剂循环通路 空气调节风门 制冷剂管路 进水管路 空调冷热 排风管道 溶液循环 送风管道 中间连接 排风口 舒适性 送风口 压缩机 抵消 雨天 节能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汽车余热利用的高效多模式运行空调系统,送风管道内从进风口到送风口,依次设置除湿器、蒸发器、空气调节风门和加热器,排风管道内从进风口到排风口,依次设置冷凝器和再生器;蒸发器和冷凝器中间连接压缩机和膨胀阀,形成制冷剂循环通路;除湿器底部的溶液排出管路依次穿过溶液换热器和溶液加热器,然后延长至再生器的顶部进液口,再生器底部的溶液排出管路依次穿过溶液换热器和溶液冷却器,然后延长至除湿器的顶部进液口,最终形成溶液循环通路;连接膨胀阀与蒸发器的制冷剂管路穿过溶液冷却器,加热器的进水管路穿过溶液加热器。本系统可解决雨天等低温度高湿度情况下空调冷热抵消问题,达到节能及提高舒适性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汽车余热利用的高效多模式运行空调系统,属于汽车空调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汽车空调由蒸发器、加热器、风机、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等构成,主要的工作模式有制冷模式、制热模式。传统汽车空调制冷模式下,风机使空气流经蒸发器降温,冷凝除湿后的低温低湿空气再经加热器加热后从不同送风口送入车内;传统汽车空调制热模式下,风机使冷空气经过换热器与发动机冷却水换热,加热后的空气从不同送风口送入车内。在雨天时,被处理空气温度不高但是湿度很大,为了满足车内人员舒适性的要求,及防止挡风玻璃凝露,仍需要打开空调除湿模式,此模式对冷却除湿后的空气进行再加热,冷热抵消导致汽车能耗高、油耗大。此外,空气中的水汽在空调的蒸发器表面形成冷凝水,为微生物的繁殖提供条件,使新风受到污染。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汽车余热利用的高效多模式运行空调系统,本系统具有多种运行模式,可解决雨天等低温度高湿度情况下空调冷热抵消问题,达到节能及提高舒适性的目的。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汽车余热利用的高效多模式运行空调系统,包括送风管道和排风管道,所述送风管道内,从进风口到送风口,依次设置除湿器、蒸发器、空气调节风门和加热器,所述排风管道内,从进风口到排风口,依次设置冷凝器和再生器;
所述蒸发器和冷凝器中间连接压缩机和膨胀阀,形成制冷剂循环通路;所述除湿器底部的溶液排出管路依次穿过溶液换热器和溶液加热器,然后延长至再生器的顶部进液口,再生器底部的溶液排出管路依次穿过溶液换热器和溶液冷却器,然后延长至除湿器的顶部进液口,最终形成溶液循环通路;连接膨胀阀与蒸发器的制冷剂管路穿过溶液冷却器,加热器的进水管路穿过溶液加热器;
所述压缩机、膨胀阀以及溶液加热器设于排风管道内,溶液冷却器设于送风管道内,溶液换热器设于管道外。
所述送风管道的进风口设有第一风机,排风管道的进风口设有第二风机。
所述除湿器底部的溶液排出管路起始端设有第一溶液泵,再生器底部的溶液排出管路起始端设有第二溶液泵。
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水进水管路穿过溶液冷却器,冷却水出水管路连接加热器的进水管路并穿过溶液加热器,发动机排气管路也穿过溶液加热器。
所述空气调节风门能够改变空气流道,即控制空气经过或者不经过加热器进行送风。
所述膨胀阀为能够调节蒸发压力的电子膨胀阀。
所述除湿器、第一溶液泵、溶液换热器、溶液冷却器、再生器、第二溶液泵、溶液加热器组成溶液除湿再生循环回路。
所述送风管道、第一风机、除湿器、蒸发器、空气调节风门、加热器组成空调送风管路。
所述排风管道、第二风机、冷凝器、再生器组成排风管路。
所述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溶液冷却器组成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98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