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聪胶囊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19094.0 | 申请日: | 201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1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赵婉汝;赵文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惠福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8 | 分类号: | A61K36/8988;A61K9/48;A61P27/16;A61P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560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囊 茯苓 炙甘草 重量份 党参 天麻 葛根 药材 当归 工艺制备 药材粉碎 胶囊剂 蔓荆子 石菖蒲 丹参 半夏 陈皮 赤芍 川芎 羌活 细粉 装入 红花 保留 | ||
本发明公开了复聪胶囊,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药材:葛根45‑49份、党参23‑26份、茯苓16‑19份、炙甘草16‑19份、天麻10‑15份、蔓荆子16‑19份、陈皮16‑20份、石菖蒲15‑20份、份丹参22‑25份、当归16‑20份、川芎15‑20份、赤芍17‑21份、红花10‑14份、半夏16‑20份、羌活10‑14份,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药材:葛根45份、党参23份、茯苓16份、炙甘草16份、天麻10份。本发明采用全部药材粉碎成细粉装入胶囊,制成胶囊剂的工艺制备,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药物的有效成分,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疗效确切,价格相对便宜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聪胶囊。
背景技术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属中医暴聋范畴,为耳科急症。其发病率近几年已达到每年每10万人10~20例,而且,由于本病有自愈倾向,又多为单侧,故在幼年发生时,多因长期习惯于单耳听觉而很少就医,所以实际发病率更高。
突发性耳聋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现代医学认为是由病毒感染及内耳微循环障碍所引起。如发病后不能及时有效地改善内耳微循环,将使听力永久丧失。而中医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中药治疗在增加血流量,改善内耳的血液循环、抗凝、溶栓、保护内耳毛细血管等方面有显著的临床意义,使患者听力恢复较快,眩晕症状消失,故临床应推广应用。
我院五官科医师吸取历代名家治疗耳聋、眩晕的经验,结合中药现代药理学研究,对耳聋、聋哑病,美尼尔氏综合症辨证分型,选用葛根、党参、川芎、红花、丹参、赤芍等药材精制成复聪胶囊,具有益气升提,活血祛淤,开窍聪耳的功能,用于治疗用于中气下陷,气滞血瘀引起的突发性耳聋,神经性耳聋,聋哑病,美尼尔氏综合症。本处方以协定处方形式在我院使用多年,临床疗效确切,但原剂型为汤剂。而耳聋病患者需服用较长的一段时间,所以汤剂就显得很不方便。为解决病人的需求,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故开发成胶囊剂型的医院制剂。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复聪胶囊。
本发明提出的复聪胶囊,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药材:葛根45-49份、党参23-26份、茯苓16-19份、炙甘草16-19份、天麻10-15份、蔓荆子16-19份、陈皮16-20份、石菖蒲15-20份、份丹参22-25份、当归16-20份、川芎15-20份、赤芍17-21份、红花10-14份、半夏16-20份、羌活10-14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药材:葛根45份、党参23份、茯苓16份、炙甘草16份、天麻10份、蔓荆子16份、陈皮16份、石菖蒲15份、份丹参22份、当归16份、川芎15份、赤芍17份、红花10份、半夏16份、羌活10份。
复聪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制备:根据国药标准选取高品质的葛根、党参、茯苓、炙甘草、天麻、蔓荆子、陈皮、石菖蒲、丹参、当归、川芎、赤芍、红花、半夏、羌活;
S2:药材混合、研磨:将S1中所述的葛根、党参、茯苓、炙甘草、天麻、蔓荆子、陈皮、石菖蒲、丹参、当归、川芎、赤芍、红花、半夏和羌活按比例进行混合和研磨后,得到混合粉A;
S3:混合粉净选:将S2中所述的混合粉A进行过滤,得到细粉B;
S4:粉料净选:将S3中所述的细粉B进行筛选后得到净粉C;
S5:制备胶囊:将S4中所述的净选后的净粉C填充至胶囊本体内,将胶囊帽套设在胶囊本体上并用封口机进行封口得到成品胶囊D;
S6:成品胶囊的药性检测:将S5中所述的成品胶囊D分成三个批次对成品胶囊D中葛根、赤芍、细菌、霉菌、大肠杆菌、水分和容散性进行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惠福药业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惠福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90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