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用途鳍板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18893.6 | 申请日: | 2018-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0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秦赵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赵修 |
主分类号: | B64G1/22 | 分类号: | B64G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立柱 前立柱 鳍板 升力翼 肋板 主支撑结构 垂直固接 下部空腔 固接 桁条 襟翼作动筒 流线型外形 垂直安装 垂直排列 盒状结构 肋板外缘 嵌入安装 承重梁 后主梁 围合成 支撑轮 中空的 纵剖面 上端 后封 箭体 胶黏 铆接 蒙皮 前封 套置 下端 主梁 焊接 平行 垂直 | ||
本设计涉及一种多用途鳍板。左鳍板前立柱中部垂直固接在左升力翼前主梁的中部,左鳍板后立柱中部垂直固接在左升力翼后主梁的中部,前立柱和后立柱垂直排列,其所在的面平行于箭体纵剖面,前立柱和后立柱上端由左上承重梁固定连接,前立柱和后立柱下端固定连接着左鳍板下滑撬,形成矩形的主支撑结构;肋板若干以一定间隔依序套置固定在矩形的主支撑结构上,其前端与上前封、下前封固接,后端与后封固接,桁条垂直于肋板,并嵌入安装在肋板外缘凹槽内,蒙皮通过铆接、焊接或胶黏等方式固定在肋板和桁条的外表面,由此围合成垂直安装在左升力翼中部,具有流线型外形的中空的盒状结构,中下部空腔为左侧支撑轮收储舱,后下部空腔为左襟翼作动筒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水平发射运载火箭的发射车与运载器、运载器与轨道器的支撑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运载火箭和轨道器的连接,主要有垂直并联式和垂直串联式。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火箭也有水平发射的趋势,有的采用运输机背负式发射的方式。即将轨道器和运载器固定在运输机的背部,利用飞机提供的高度和初始速度,达到减低燃料消耗,增加有效载荷的目的。这种背负式发射方式采用的是将载荷直接固定在机体上,对于机体的强度要求较高,此种固定方法不适用于未来采用升力体结构的火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设计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可适应未来背负式水平发射运载火箭运输载荷的固定结构。即通过在升力体火箭的升力翼中部设置多用途鳍板,将载荷安置于多用途鳍板上,使垂直作用于箭体的重力通过多用途鳍板直接传导到运载车辆上的轨道上,避免载荷对箭体结构的损伤。同时鳍板也作为升力体火箭的垂直安定面之一,为升力体火箭的飞行提供方向稳定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多用途鳍板由运载火箭箭体、火箭升力翼、左上鳍板、左下鳍板、右上鳍板、右下鳍板、左鳍板下滑撬、右鳍板下滑撬、左侧襟翼作动筒舱、右侧襟翼作动筒舱等组成,左鳍板前立柱中部垂直固接在左升力翼前主梁的中部,左鳍板后立柱中部垂直固接在左升力翼后主梁的中部,前立柱和后立柱垂直排列,其所在的面平行于箭体纵剖面,前立柱和后立柱上端由左上承重梁固定连接,前立柱和后立柱下端固定连接着左鳍板下滑撬,形成矩形的主支撑结构,前立柱和后立柱之间由斜柱连接加强;肋板若干以一定间隔依序套置固定在矩形的主支撑结构上,其前端与上前封、下前封固接,后端与后封固接,桁条垂直于肋板,并嵌入安装在肋板外缘凹槽内,蒙皮通过铆接、焊接或胶黏等方式固定在肋板和桁条的外表面,由此围合成垂直安装在左升力翼中部,具有流线型外形的中空的盒状结构,中下部空腔为左侧支撑轮收储舱,后下部空腔为左襟翼作动筒舱。右鳍板结构与左鳍板结构相同。
其特征在于:左鳍板前立柱中部垂直固接在左升力翼前主梁的中部,左鳍板后立柱中部垂直固接在左升力翼后主梁的中部,前立柱和后立柱垂直排列,其所在的面平行于箭体纵剖面,前立柱和后立柱上端由左上承重梁固定连接,前立柱和后立柱下端固定连接着左鳍板下滑撬,形成矩形的主支撑结构,前立柱和后立柱之间由斜柱连接加强;肋板若干以一定间隔依序套置固定在矩形的主支撑结构上,其前端与上前封、下前封固接,后端与后封固接,桁条垂直于肋板,并嵌入安装在肋板外缘凹槽内,蒙皮通过铆接、焊接或胶黏等方式固定在肋板和桁条的外表面,由此围合成垂直安装在左升力翼中部,具有流线型外形的中空的盒状结构,中下部空腔为左侧支撑轮收储舱,后下部空腔为左襟翼作动筒舱。右侧鳍板结构与左侧鳍板结构相同。
左鳍板和右鳍板由左、右升力翼将其分隔成上下两部分,即左上鳍板、左下鳍板、右上鳍板、右下鳍板,左鳍板和右鳍板的纵向垂直剖面均平行于火箭箭体纵向垂直剖面,左鳍板和右鳍板的下端面均与火箭箭体水平剖面平行,左鳍板和右鳍板的上端面均与火箭箭体水平剖面平行。
左上鳍板和右上鳍板面积及形状结构均相同,侧视均呈梯形,其前缘由下而上后掠,左下鳍板和右下鳍板面积及形状结构均相同,侧视也呈梯形,其前缘由上而下后掠,水平剖面呈前缘尖窄、中部宽、后部渐窄的对称双凸流线型。
左下鳍板后部有左侧襟翼作动筒舱。左侧襟翼作动器安装在左侧襟翼作动筒舱内,并由作动杆连接左侧襟翼。右侧与左侧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赵修,未经秦赵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88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