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化聚丙烯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18831.5 | 申请日: | 201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7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赵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滴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54 | 分类号: | D01F6/54;D01F1/10;C08F120/44;C08F2/44;C08K9/04;C08K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磷化 聚丙烯腈纤维 聚丙烯腈 磷化改性 丙烯腈 制备 过氧化二异丙苯 二甲基甲酰胺 偶氮二异丁腈 辛基硫醇锡 苯基溴化 成品纤维 反应溶剂 分散性能 溶胶溶液 抑菌性能 原料组成 烯丙基 相容性 引发剂 重量份 酯化 聚合 力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化聚丙烯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磷化聚丙烯腈纤维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丙烯腈180‑200、过氧化二异丙苯4‑6、烯丙基三苯基溴化膦10‑15、偶氮二异丁腈0.1‑0.2、辛基硫醇锡1‑2、酯化溶胶30‑40。本发明以丙烯腈为单体,以该磷化改性溶胶溶液为反应溶剂,在引发剂作用下聚合,得到磷化改性聚丙烯腈,本发明实现了磷化溶胶在聚丙烯腈间的分散相容性,提高了其在二甲基甲酰胺中的分散性能,从而提高了成品纤维的力学和抑菌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磷化聚丙烯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丙烯腈纤维的优点是耐候性和耐日晒性好,在室外放置18个月后还能保持原有强度的77%。它还耐化学试剂,特别是无机酸、漂白粉、过氧化氢及一般有机试剂;聚丙烯腈纤维(俗称腈纶)的强度并不高,然而,随着合成纤维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复合聚丙烯腈纤维以及各种改性聚丙烯腈相继出现,如高收缩、抗起球、亲水、抗静电、阻燃、细纤度、异型截面等品种都已有商品生产,而本发明的目的则是提供一种抑菌性和强度都较好的聚丙烯腈纤维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磷化聚丙烯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磷化聚丙烯腈纤维,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丙烯腈180-200、过氧化二异丙苯4-6、烯丙基三苯基溴化膦10-15、偶氮二异丁腈0.1-0.2、辛基硫醇锡1-2、酯化溶胶30-40。
所述的酯化溶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1-2重量份的辛基异噻唑啉酮,加入到其重量10-18倍的无水乙醇中,加入60-70重量份的巯基乙醇,搅拌均匀,得醇分散液;
(2)取80-100重量份的钛酸四丁酯,加入到其重量5-7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加入10-16重量份的三氯化磷,搅拌反应3-5小时,得溶胶分散液;
(3)取上述溶胶分散液、醇分散液共混,升高温度为90-95℃,加入0.1-0.15重量份的对甲基苯磺酸,保温搅拌1-2小时,出料,抽滤,将滤饼水洗,真空50-60℃下干燥1-2小时,冷却至常温,即得所述酯化溶胶。
所述磷化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烯丙基三苯基溴化膦,加入到其重量20-30倍的氯仿中,搅拌均匀,送入到反应釜中,通入氮气除氧,加入酯化溶胶,调节反应釜温度为50-60℃,加入偶氮二异丁腈,搅拌反应10-20分钟,冷却至常温,紫外照射40-50分钟,出料,得磷化改性溶胶溶液;
(2)取过氧化二异丙苯,加入到其重量5-7倍的氯仿中,搅拌均匀,得引发剂溶液;
(3)取丙烯腈,加入到上述磷化改性溶胶溶液中,搅拌均匀,送入到反应釜中,通入氮气,调节反应釜温度为40-70℃,加入上述引发剂溶液,保温搅拌3-5小时,出料,旋蒸,除去氯仿,常温干燥,得磷化改性聚丙烯腈;
(4)取上述磷化改性聚丙烯腈,加入到其重量15-20倍的二甲基甲酰胺中,超声1-2小时,纺丝,即得所述磷化聚丙烯腈纤维。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与三氯化磷共混水解后与醇溶液共混酯化,得到酯化溶胶,之后以烯丙基三苯基溴化膦为原料,在引发剂作用下,与酯化溶胶中的巯基进行引发反应,得到季鏻化改性溶胶溶液,之后以丙烯腈为单体,以该磷化改性溶胶溶液为反应溶剂,在引发剂作用下聚合,得到磷化改性聚丙烯腈,本发明实现了磷化溶胶在聚丙烯腈间的分散相容性,提高了其在二甲基甲酰胺中的分散性能,从而提高了成品纤维的力学和抑菌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滴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滴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88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