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的车辆停车姿态自动识别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918405.1 | 申请日: | 2018-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74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 发明(设计)人: | 石怀涛;李冬;林鹏;陈骞;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H6/42 | 分类号: | E04H6/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强智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8 | 代理人: | 黄耀威 |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式 立体 车库 车辆 停车 姿态 自动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的车辆停车姿态自动识别方法,其包括:通过分别设置在搬运器两侧的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对车辆的两个前轮进行检测;通过调整搬运器的姿态,使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分别到与其对应的前轮的距离相同后,分别对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位置信息进行分析;根据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位置信息,确定车辆的车身的中轴线位置;通过分析车身的中轴线位置、以及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位置信息,识别车辆在机动车停车区域的停车姿态。本发明提供的车辆停车姿态自动识别方法,可自动、快速识别车辆停车姿态,以便搬运器顺利进入机动车下面举起机动车进行姿态矫正,进而顺利完成停车入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存取车装置的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的车辆停车姿态自动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汽车保有量获得了迅猛的增长,这给我国交通管理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停车场地容量问题受到极大挑战。传统自走式停车场已经远不能满足汽车增长对车位数量的需求,而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具有高密度的特点,且存取车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是解决停车场地容量问题的最佳选择。对机械式立体停车库自动控制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可以有效提高车辆存取速度、提高车辆管理能力,是提升机械式立体停车库性能的有效手段。
现有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的共性问题在于车库单个车位停车空间受限、对司机驾驶技术要求较高,进而导致停车效率低且具有较大安全隐患。譬如:机械式立体停车库运行过程中,司机驾车入库停车时,由于疏忽或驾驶技术不熟,导致车辆摆放位置不正或停放位置与规定位置存在偏差,进而使停车库的搬运器无法顺利完成存取车,这些情况均需要对驾驶人员对车姿或车位进行反复调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的使用效率,严重时甚至出现车辆与车库的刮碰,造成设备损伤和车辆受损等经济损失。所以,现有机械式立体停车库急需一种识别车辆停车姿态的技术,以便搬运器能够矫正车姿,顺利将车停入指定车库停车位中,进而提高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的使用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的车辆停车姿态自动识别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的车辆停车姿态自动识别方法,包括:
通过分别设置在搬运器两侧的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对车辆的两个前轮进行检测,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各自对应检测不同的所述前轮;
通过调整所述搬运器的姿态,使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分别到与其对应的所述前轮的距离相同后,分别对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的位置信息进行分析;
根据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车辆的车身的中轴线位置;
通过分析所述车身的中轴线位置、以及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的位置信息,识别所述车辆在所述机动车停车区域的停车姿态。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的车辆停车姿态自动识别方法,通过设置在搬运器上的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对两个前轮进行检测,再对搬运器上的两侧的传感器的自身位置进行检测,确定出两个前轮及车身的中轴线位置,来识别车辆在停车区域的停车姿态,该方法不但为后续搬运过程奠定基础,可实现存车过程中的自动化取车,对停车姿态限制条件小,进而提高了现有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的使用效率、以及避免由于停车不当造成的损失,而且对车身的宽度适应性广,即对不同车型通用性强;同时,由于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性能几乎不受任何环境条件影响,且功率较小、工作温度比较低,可长时间工作而不失效。总之,本发明提供的车辆停车姿态自动识别方法,不但可自动、快速识别车辆停车姿态,以便搬运器顺利进入机动车下面举起机动车进行姿态矫正,进而顺利完成停车入库,而且还增加现有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的存取车自动化的适用能力,提高机械式停车库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84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体车库升降安全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地下车库的安全防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