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无人轨道检测装置及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917462.8 | 申请日: | 2018-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2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智慧地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B35/12 | 分类号: | E01B3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邓佳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体 检测 轨道检测装置 自动驾驶系统 探测系统 轨道 调度室 远程数据采集 远程无线控制 驾驶 无线收发器 车体运动 轨道线路 环境数据 控制装置 数据采集 数据通过 无人驾驶 远程监控 自动采集 传统的 回传 能耗 采集 驱动 传递 | ||
本发明的一种自动无人轨道检测装置,通过采用车体做为运动的载体,利用自动驾驶系统以驱动车体运动,为车体提供动力,使得车体可以在待检测轨道上运动,并通过探测系统采集待检测轨道的数据及待检测轨道的环境数据,将探测系统的数据通过自动驾驶系统的控制装置通过无线收发器回传至中央调度室,实现其远程监控的目的。本发明的一种自动无人轨道检测装置,采用无人驾驶的车体,实现车体的远程无线控制在待检测轨道线路上运动,自动采集待检测轨道的数据,并传递至中央调度室,从而实现远程数据采集,与传统的人工驾驶车辆进行检测相比较,本发明无需人工驾驶车辆,能耗低、数据采集速度快且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探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自动无人轨道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蓬勃发展,就需要具备对电气化铁路的几何参数进行检测并分析,并对被测线路检修后的动态复核、综合质量评定及故障诊断的车辆,从而保证地铁车辆通畅和安全运行。
钢轨作为铁路轨道的主要组成部件,它的功用在于引导机车车辆的车轮前进,承受车轮的巨大压力,并传递到轨枕上。钢轨必须为车轮提供连续、平顺和阻力最小的滚动表面。因此,轨道检测是保障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环境中,由于轨道机车的运行密度大时间间隔短乘客密度大的特点,所以轨道的磨损比较严重,长时间运行容易出现各种隐患,因此,地铁和城铁轨道的检测也成为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环节的重中之重。
目前,轨道检测采用的检测方式是夜间结束运营后,由检测人员推着轨道检测车上轨道进行检测,仪器使用的还是比较老的模拟机,由检测人员根据实时报警情况进行现场判读,其缺点明显:1)能不能检测出缺陷与检测人员推轨道检测车的姿势状态等经验有关;2)不能对检测数据进行对比;3)缺陷的判断与检测人员的经验有关;4)使用大量的检测人员。
与此,同时,随着轨道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推广,轨道线路越来越长,这种传统采用人工检测的方式,也越来越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因此,急需发明一种自动无人轨道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能耗低且检测效率高的自动无人轨道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达到解决现有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线路检测方法使用不方便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无人轨道检测装置,包括车体、自动驾驶系统和探测系统,所述自动驾驶系统和所述探测系统分别装设在所述车体上,所述车体与待检测轨道适配,所述自动驾驶系统包括驱动装置、控制装置和用于采集所述车体与待检测轨道之间相对位置关系的数据采集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内置无线收发器与中央调度室相连,所述驱动装置受控与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数据采集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相连,所述探测系统用于采集待检测轨道数据及待检测轨道的环境数据,所述探测系统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车体上还设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相连。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包括三维摄像头和用于采集周边环境照片数据的高清摄像头。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车体底部设有高度探测头,所述高度探测头用于感应并获取待检测轨道的高度数值。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芯片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与所述控制芯片电性相连。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中央调度室包括控制器和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的存储器,所述控制器内置轨道高度标准模型。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如上所述自动无人轨道检测装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自动驾驶系统控制所述车体在所述待检测轨道上运动,并通过所述探测系统获取所述待检测轨道上的数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智慧地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智慧地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74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路工务用多功能车
- 下一篇:基于非机动车路线数据的非机动车道规划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