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火龙果果腐病处理方法及保鲜剂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16246.1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5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林;孟繁博;陈曦;黄道梅;郑秀艳;林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B7/154 | 分类号: | A23B7/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进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龙果 处理溶液 果腐病 保鲜剂 氨基丁酸 果实 自然发病率 防腐剂 贮藏 浸泡 采摘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火龙果果腐病处理方法及保鲜剂,涉及防腐剂技术领域。该降低火龙果果腐病处理方法包括:将采摘下的火龙果在处理溶液中浸泡15‑20min,其中,处理溶液中的试剂包括β‑氨基丁酸,且β‑氨基丁酸在处理溶液中的浓度为0.03‑0.2g/L。该降低火龙果果腐病的保鲜剂包括上述处理溶液,能够显著减少果实的自然发病率,并保证果实的贮藏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腐剂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降低火龙果果腐病处理方法及保鲜剂。
背景技术
火龙果属典型的热带植物,原产于中美洲热带沙漠地区,贵州地区在2002年开始引种栽培火龙果。火龙果营养丰富,特别是红肉火龙果富含天然色素和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氧化等多种功效,因此享有“水果之王”的美誉。火龙果成熟期从每年5月到11月,季节性较强,采后受产地高温高湿气候的影响极易受到多种病原菌的侵染产生腐烂,影响果实品质和市场价值。火龙果采后生理衰老和品质劣化是限制果实贮藏效果的重要因素,果实品质主要包括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糖度,水分等。
截至目前,由于火龙果采后缺乏相应的保鲜技术,导致丰产不丰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寻找一种安全,高效的火龙果采后贮藏保鲜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火龙果果腐病处理方法,旨在提升火龙果的抗病性和贮藏品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火龙果果腐病的保鲜剂,其能够应用于采摘后的火龙果,显著提升火龙果的抗病性和贮藏品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降低火龙果果腐病处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将采摘下的火龙果在处理溶液中浸泡15-20min,其中,处理溶液中的试剂包括β-氨基丁酸,且β-氨基丁酸在处理溶液中的浓度为0.03-0.2g/L。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降低火龙果果腐病的保鲜剂,其包括上述处理溶液。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降低火龙果果腐病处理方法的有益效果是:其通过将采摘后的火龙果在0.03-0.2g/L的β-氨基丁酸中浸泡15分钟以上,在后续的贮藏过程中能够显著减少果实的自然发病率,并且在硬度、可溶性固体含量、细胞膜完整性等方面均能够保证,显著提升了果实的贮藏品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降低火龙果果腐病的保鲜剂,其包括上述处理溶液,适合于应用在采摘后的火龙果的防腐保鲜过程中,能够显著降低火龙果的发病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和对比例处理后果实的硬度的变化趋势;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和对比例处理后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趋势;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和对比例处理后果实的细胞膜完整性的变化趋势;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和对比例处理后果实的花青素含量的变化趋势;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和对比例处理后果实的PAL活性的变化趋势;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和对比例处理后果实的POD活性的变化趋势;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和对比例处理后果实的PPO活性的变化趋势;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和对比例处理后果实的总酚含量的变化趋势;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和对比例处理后果实的类黄酮含量的变化趋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所,未经贵州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62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香蕉保鲜剂
- 下一篇:一种柑橘复合保鲜剂以及柑橘的保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