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后驱悬架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14077.8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17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龙创世纪汽车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02 | 分类号: | B60G11/02;B60G13/00;B60B35/12;B60B35/14;B60K1/00;B60K1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半轴 弹簧板 固定板 电机 上端 后驱 悬架 大功率电机 固定装置 加速性能 避震器 操控性 差速器 舒适性 后桥 减小 轮毂 速器 下端 整车 车身 平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后驱悬架结构,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弹簧板,所述弹簧板的上端设有驱动半轴,两个驱动半轴的相对一端共同安装有差速器,所述差速器的相对一侧安装有电机,所述驱动半轴的一端固定有轮毂,两个弹簧板的上端共同放置有桥体,所述所述弹簧板的下端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固定装置,两个固定板的相对一侧均固定有避震器。本发明实现了桥体和电机的分离,实现了电机可以与车身连接,方便选用大功率电机,减小了后桥的簧下质量,提高了整车的舒适性,操控性和加速性能,实现了桥体、驱动半轴和弹簧板稳定固定,防止桥体和驱动半轴脱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后驱悬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工业有了长足发展,汽车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随着汽车对安全、节能、环保的不断重视,现有的汽车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需要质量更好、性能更高、环保性能更好的汽车,汽车后驱悬架结构作为整车的关键部件,其产品的质量对整车的安全使用及整车性能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对汽车后驱悬架结构进行有效的优化设计和加强其结构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现有的后驱悬架结构和传统汽车一样,使用前置电机,继而通过传动轴将动力传递到后轮,将电机刚性连接到差速器后桥,将后桥一分为二装在差速电机上,电机与后桥刚性连接随后桥一起跳动,无法选用大功率电机,簧下质量过大,对车子的操控性、舒适性和加速性都会大打折扣,造成对路面起伏的跟踪性降低,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后驱悬架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后驱悬架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后驱悬架结构,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弹簧板,所述弹簧板的上端设有驱动半轴,两个驱动半轴的相对一端共同安装有差速器,所述差速器的相对一侧安装有电机,所述驱动半轴的一端固定有轮毂,两个弹簧板的上端共同放置有桥体,所述所述弹簧板的下端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固定装置,两个固定板的相对一侧均固定有避震器。
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固定板下端的垫板,所述固定板和垫板的四角共同设有通孔,同一侧的通孔为一组,同一组的通孔内共同设有U型杆,所述U型杆的下端两侧均设有外螺纹,所述U型杆的下端两侧分别贯穿同一组的两个通孔并延伸至垫板的下端,所述U型杆的下端均螺合有螺栓。
优选地,所述弹簧板的两侧均固定有安装板。
优选地,所述U型杆采用碳素钢制成。
优选地,所述弹簧板采用磷青铜材质制成。
优选地,所述轮毂采用高锰耐磨钢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驱动半轴、桥体、差速器、电机之间的配合,使桥体和电机分离开来,解决了无法选用大功率电机的问题,实现了电机可以与车身连接的目的,方便选用大功率电机,减小了后桥的簧下质量,提高了整车的舒适性,操控性和加速性能;
2、通过固定板、U型杆、垫板和螺栓之间的配合,带动U型杆下降,解决了桥体和驱动半轴的固定问题,达到了将桥体、驱动半轴和弹簧板稳定固定的目的,防止桥体和驱动半轴脱落;
综上所述,本装置实现了桥体和电机的分离,实现了电机可以与车身连接,方便选用大功率电机,减小了后桥的簧下质量,提高了整车的舒适性,操控性和加速性能,实现了桥体、驱动半轴和弹簧板稳定固定,防止桥体和驱动半轴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后驱悬架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后驱悬架结构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龙创世纪汽车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龙创世纪汽车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40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