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913942.7 | 申请日: | 2018-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66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 发明(设计)人: | 原田雅道;坂上恭平;中曾根牧人;仲野茂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6H61/662 | 分类号: | F16H61/662;F16H6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蒋国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控制装置。在液压控制装置(10)中,在第2泵(30)中的第1油液的吸入侧配设有输出压力传感器(26),并且在第2油液的排出侧配设有管路压力传感器(60)。控制单元(28)通过根据输出压力传感器(26)检测到的输出压力(P1)或者管路压力传感器(60)检测到的管路压力(PH)控制马达(32),来控制第2泵(30)的驱动。据此,能够抑制搭载有变速器的车辆的燃油效率下降和液压工作部中的液压响应延迟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控制装置(hydraulic control device),其第2泵和止回阀(check valve)并联连接于第1泵与液压工作部之间,且从第1泵经由止回阀向液压工作部供给第1油液(first oil),或者用第2泵对第1油液进行加压且将加压后的第1油液作为第2油液(second oil)供给至液压工作部。
背景技术
例如,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5-200369号中公开了以下液压控制装置:在车辆的变速器中,在第1泵(机械泵)与变速器的液压工作部之间并联连接着通过马达的驱动来进行动作的第2泵(电动泵)和止回阀。在该情况下,当发动机启动时,首先从第1泵经由止回阀向液压工作部供给第1油液。在此之后,通过驱动马达来驱动第2泵,用第2泵将从第1泵供给的第1油液加压且将加压后的第1油液作为第2油液从第2泵向液压工作部供给。
发明内容
另外,在根据与车辆状态对应的(按照车辆状态的)要求输出来控制第2泵的驱动的情况下,当响应要求输出而导致第2泵转速过剩时,该第2泵和马达无益地消耗电功率。其结果,尽管出于提高车辆的燃油效率的目的而驱动第2泵来减少第1泵的作功量,车辆的燃油效率反而会降低。
另外,由于第2泵(变得)转速过剩使得被向液压工作部供给的油液(第2油液)的压力变得过剩,因此当在该状态下将向液压工作部供给油液的泵从第2泵切换为第1泵时,该液压工作部发生液压响应延迟。由于该液压响应延迟,液压工作部内的液压有可能会降低。
本发明对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5-200369号的液压控制装置进一步进行改良,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控制装置,该液压控制装置通过最为合理有效地控制第2泵,能够抑制车辆的燃油效率降低和液压响应延迟的发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控制装置,该液压控制装置在第1泵与变速器的液压工作部之间并联连接着由马达驱动的第2泵和止回阀,从所述第1泵经由所述止回阀向所述液压工作部供给第1油液,或者用所述第2泵将从所述第1泵供给的所述第1油液加压且将加压后的所述第1油液作为第2油液供给至所述液压工作部。
并且,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所述液压控制装置具有液压传感器和控制部,其中,所述液压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2泵中的所述第1油液的吸入侧和所述第2泵中的所述第2油液的排出侧中的至少一方,检测在设有该液压传感器的位置的油液的压力;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液压传感器检测到的油液的压力来控制所述马达,据此来控制所述第2泵的驱动。
据此,由设置于所述第2泵的吸入侧或排出侧的所述液压传感器检测到的油液的压力被反馈(feedback)给所述控制部。因此,所述控制部通过使用该油液的压力控制所述马达,能够最为合理有效地驱动控制所述第2泵。其结果,能够抑制搭载有(装有)所述变速器的车辆的燃油效率下降、和所述液压工作部中的液压响应延迟的发生。
通过这样构成所述液压控制装置,在所述车辆的各种行驶条件下,能够通过所述马达始终对所述第2泵进行最优控制。另外,能够一边将所述马达和所述第2泵的消耗电功率抑制在最小限度,一边缩减所述第1泵的作功量。并且,在向所述液压工作部供给的油液的压力过剩的情况下,能够将向所述液压工作部供给油液的泵从所述第2泵切换为所述第1泵时的液压响应延迟或液压的降低抑制在最小限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39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