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向弹性纤维材料的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10845.2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0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宋卫民;张恒;史建宏;袁建根;季新刚;甄琪;周华明;徐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多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4374 | 分类号: | D04H1/4374;D04H1/542;D06B1/02;D06C3/06;D06C2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 |
地址: | 215612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双向弹性 纤维材料 伸长率 纤网 吸收性卫生制品 卫生巾 多层纤维网 一次性内裤 安全环保 长丝纤维 成型加工 多级牵伸 横向弹性 伤口护理 湿化处理 纵向弹性 蓬松性 手术服 手术帽 纸尿裤 绷带 手感 衬布 分切 固结 卷绕 可用 口罩 起毛 牵伸 定型 赋予 | ||
1.一种双向弹性长丝纤维材料的成型方法,其步骤包括:
1)多层纤维网的准备;
2)纤网预固结;
3)湿化处理;
4)多级牵伸;
5)纤网定型;
6)分切卷绕;
所述的步骤1)中的多层纤维网由至少两层纤维网组成,其中,至少一层纤维网为弹性纤维网,即该纤维网由弹性纤维组成,形成弹性纤维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弹性长丝纤维材料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纤维层的面密度为5~30g/m2,孔隙率为83~96%,弹性纤维长度方向与弹性纤维网纵向的夹角为-15~15°;所述的弹性纤维为长丝或者8~65mm长的短纤维,弹性纤维的细度为1.2~6D,纤维伸长率为300~8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弹性长丝纤维材料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层纤维网中热塑性纤维的体积比为:35~100%,所述的热塑性纤维为PP、PE、PLA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弹性长丝纤维材料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纤网预固结:将由步骤1)得到的多层纤维网送入到热轧机组内,通过热轧粘合加固方法形成预固结多层纤维网;花辊采用纵向贯穿的“一字型”,花纹间距为2~6mm,压点面积为5.5~7.5%;花辊温度为140~160℃,光棍温度为135~155℃,两辊线压力为90~12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弹性长丝纤维材料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湿化处理,其具体过程为:对步骤2)所形成的预固结多层纤维网采用雾化喷洒方式施加水、形成湿态多层纤维网,施加水的重量为预固结多层纤维网重量的比110~3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向弹性长丝纤维材料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雾化喷洒采用喷头直径为0.2~0.4mm,空气压力0.25~0.55Mpa,雾化喷头排列方式为固定式喷洒,喷头间距为80~100cm,优选的雾化喷头高于预固结多层纤维网30-50cm;水的表面张力为26~45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弹性长丝纤维材料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多级牵伸,其具体过程为:将步骤3)得到的湿态多层纤维网送入在85~125℃的空气氛围内受到至少两组牵伸棍组的机械牵伸作用下,以600~10000%/min牵伸速率实现纵向伸长85~115%变形,形成蓬松纤维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向弹性长丝纤维材料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氛围的加热方式为电加热;所述的至少两组牵伸棍组中,每组牵伸辊由三只光棍组成,辊直径为15~30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弹性长丝纤维材料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的纤网定型,其具体过程为:将步骤4)得到的蓬松纤维网送入到热轧机组内,在保持纵向张力2.5~4N的基础上进行热轧粘合加固后快速冷切形成双向弹性纤维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向弹性长丝纤维材料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采用的热轧粘合加固,其具体过程为:利用一对花辊和光辊的组合对步骤1)中所述的多层纤维网进行热轧加固,其中,花辊采用横向贯穿的“一字型”,花纹间距为0.8~1.2mm,压点面积为5.5~7.5%;花辊温度为140~160℃,光棍温度为135~155℃,两辊线压力为90~12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多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多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084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