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提高水处理反应器中填料挂膜效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07066.7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22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叶林;孙浩浩;张徐祥;任洪强;黄开龙;任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江岛环境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李倩 |
地址: | 21001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提高 水处理 反应器 填料 效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水处理反应器中填料挂膜效率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如下实施步骤:在反应器内接种活性污泥,反应器采用序批式运行,水力停留时间为4h,每个循环组包括:进水5min,曝气108~111min,静置沉降2~5min,出水2min;其中,进水的有机负荷为6~12g/(L·d),空气流速为1.6~2.4cm/s;在反应器运行到第2~4天时,反应器内形成含有大量成膜微生物的好氧颗粒污泥,此时向反应器投加填料;填料进入反应器内2~5天后完成挂膜。本发明挂膜方法与其它挂膜方法相比,不需要投加高成本的特殊微生物和基质,挂膜成本低;在降低运行成本的同时还将填料的挂膜时间缩短到2~5天,大大提高了生物膜法的挂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提高水处理反应器中填料挂膜效率的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污水生物处理技术主要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相比,生物膜法具有很多优点,如:微生物多样性高,生物量丰富;污泥产量少;耐冲击能力强;易于管理,运行成本低等。鉴于以上诸多优点,生物膜法已经在污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生物膜由微生物在填料表面附着生长而形成,当生物膜生长到一定厚度,氧气的传质作用受到限制,生物膜的外层处于好氧状态,而内层处于厌氧状态,生物膜微生物由外向内依次由好氧微生物,兼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组成,因此生物膜系统通常具有很高的微生物多样性。当污水流经生物膜表面,污水中的污染物被生物膜表层吸附并向内层传输,不同的污染物质在传质过程中被去除。当生物膜生长到一定厚度,氧气和营养物质不能传质到内层,因此会导致内层生物膜的老化而脱落。随后,填料表面还会继续生长新的生物膜,从而使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生物膜技术虽然在近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还是受到诸多因素限制,挂膜效率低是其中一项重要的限制因素。传统的挂膜方法是采用污水处理厂曝气池活性污泥作为接种污泥,先闷曝,然后将生物膜反应器内活性污泥和废水的混合物排空,再通入待处理废水进行挂膜。采用传统的挂膜方法,其挂膜启动周期至少需要15~30天,甚至更长,而这会显著提高系统的运行成本。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新的挂膜方法以提高挂膜效率。专利《一种改善悬浮填料生物膜挂膜性能的方法》(申请号200710105788.2)通过添加磁粉或强磁微粒,强化填料与微生物之间的吸附能力,从而促进挂膜。也有很多研究提出了利用投加功能微生物的方法提高挂膜效率。虽然这些方法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挂膜效率,但是受限于成本、安全和操作复杂度等因素而在实际当中较难得到大规模推广。因此,对于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来说,研究一种快速、简易的高效率挂膜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提高水处理反应器中填料挂膜效率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优化驯化条件,能够得到具有很强附着能力的微生物种群,同时通过协同其它能够促进微生物膜快速生长的条件,大大提高了反应器中填料挂膜的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
一种用于提高水处理反应器中填料挂膜效率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如下实施步骤:在反应器内接种活性污泥,反应器采用序批式运行,水力停留时间为4h,每个循环组包括:进水5min,曝气108~111min,静置沉降2~5min,出水2min;其中,进水的有机负荷为6~12g/(L·d),空气流速为1.6~2.4cm/s;在反应器运行到第2~4天时,反应器内形成含有大量成膜微生物的好氧颗粒污泥,此时向反应器投加填料;填料进入反应器内2~5天后完成挂膜。
其中,所述反应器为筒状结构,其高径比为20。
其中,接种的活性污泥为污水处理厂曝气池的活性污泥,污泥浓度为3000~8000mg/L。
其中,反应器进水中的有机碳源为乙酸钠,乙酸钠的浓度为1000-2000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江岛环境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江岛环境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70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