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造孔灌注一体化插筋混凝土桩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02484.7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45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徐兴涛;姚秀芝;熊长军;张震寒;蔡久伟;毕经涛;孙清波;黄伟;王法芝;赵一君;于振山;陈霞;王喻;孙久安;徐国红;杜国辉;刘杰;崔笋;张梦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聊城安泰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E02D7/20 |
代理公司: | 武汉维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4 | 代理人: | 彭永念 |
地址: | 252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注 插筋 造孔 混凝土桩 钢筋笼 护筒 一体化 施工 基础处理 孔壁坍塌 施工噪音 施工周期 占用空间 桩基质量 桩基钻孔 断桩 放线 卡管 卡钻 漏水 偏斜 上浮 缩颈 桩顶 钻孔 埋设 测量 环保 | ||
一种造孔灌注一体化插筋混凝土桩施工方法,它包括五大步骤:测量放线、护筒埋设、钻孔灌注、钢筋笼插入和桩顶保护;其中造孔、灌注和插筋一体化;本发明克服了原基础处理过程中桩基钻孔偏斜、护筒漏水、孔壁坍塌、缩颈、卡钻、掉钻、卡管、钢筋笼上浮和断桩的问题,具有施工噪音低,环保,施工周期短,成本低,桩基质量好,施工占用空间小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施工工程基础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造孔灌注一体化插筋混凝土桩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基础处理过程中,桩基的作用是深入土层的柱形结构,桩与连接桩顶的承台组成深基础,即为桩基,主要用于承受垂直的轴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广泛应用于河港、桥梁、塔形建筑、近海钻采平台、支挡建筑和抗地震等工程中,其成桩方法较多,主要有冲击成孔灌注桩、回旋钻孔灌注桩、潜水钻孔成孔灌注桩、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和旋挖成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存在的问题是:
钻孔偏斜,造成的原因是,桩孔偏差或弯曲造成钢筋笼无法沉放;
护筒漏水,造成的原因是,埋设护筒时,原状土压实度不够,护筒内外水位差过大,钻头起落碰撞刮损护筒;
孔壁坍塌,造成的原因是,土质松散,泥浆护壁不良,钻进速度过快,钻孔时间过长,成孔后灌注时间过长;
缩颈,造成的原因是,钻孔过程中,钻锥磨损或补焊不及时;
卡钻,造成的原因是,卡钻主要发生在冲击钻,冲击行程过大,放绳过多,锤头倾倒顶住钻孔壁;
掉钻,造成的原因是,机械故障、钢丝绳断裂或孔壁坍塌使钻头落入孔底;
卡管,造成的原因是,初灌时堵管,混凝土和易性和流动性差,浇筑不连续,混凝土离析,埋管过深;
钢筋笼上浮,造成的原因是,灌注混凝土时强大冲击力引起的;
断桩,首批混凝土数量不足,导管拔离混凝土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造孔灌注一体化插筋混凝土桩施工方法,实现造孔、灌注和插筋一体化,可以解决基础桩基处理过程中钻孔偏斜、护筒漏水、孔壁坍塌、缩颈、卡钻、掉钻、卡管、钢筋笼上浮和断桩的问题,施工噪音低,环保,施工周期短,成本低,桩基质量好,施工占用空间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造孔灌注一体化插筋混凝土桩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测量放线;
步骤1-1:测量,闭合导线,测量边长和夹角;
步骤1-2:放线,放出桩位打上木桩;
步骤1-3:定位,木桩顶钉上铁钉;
步骤2:护筒埋设;
步骤2-1:挖护筒基坑,以定位点为基准点,开挖基坑;
步骤2-2:埋护筒,护筒以定位点为中心,垂直放入基坑内,回填土体;
步骤3:造孔灌注;
步骤3-1:进钻,钻头垂直进入护筒,中途停顿;
步骤3-2:造孔,钻进的同时向外翻土;
步骤3-3:提钻灌注,提钻的同时灌注混凝土浆液;
步骤4:钢筋笼插入;
步骤4-1:钢筋笼起吊,垂直吊起钢筋笼与灌注孔对应;
步骤4-2:钢筋笼插入,钢筋笼顶部振动,边振动边插入灌注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聊城安泰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有限公司,未经聊城安泰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24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