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通径跨隔下返射孔-测试联作管柱及其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00643.X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59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睿盾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1185 | 分类号: | E21B43/1185;E21B43/16;E21B4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王彩君 |
地址: | 2115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通径跨隔下返射孔 测试 管柱 及其 操作方法 | ||
本发明针对待试油层上方存在已射开井段的情况,提供一种高效、可靠的一种全通径跨隔下返射孔一测试联作管柱及其操作方法,管柱在保留泄压腔的前提下,在射孔枪上方同时设置了投棒点火、并行传爆式压力延时点火的两种点火方式,当投棒点火不成功时,可直接采用管柱内加压点火,既避免了投棒点火失败后的打捞投棒等复杂作业,又能避免井下仪器仪表损坏,提高了射孔及测试成功率;该技术方案实现了跨隔已射开层、对已射开层下方的待试层进行射孔、测试、排液、储层改造一体化作业,可简化施工工序、降低劳动强度、节省试油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及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勘探开发试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通径跨隔下返射孔-测试联作管柱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520106208.8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跨隔下返射孔-测试和排液一体化试油管柱,其目的是针对待试油层上方存在已射开井段的情况下,提供一种快速下返试油管柱,其不足在于:一是管柱采用内传压管穿越卡瓦封隔器的方式,不能实现全通径,无法采用投棒点火方式,也无法进行地层测试、储层改造、绳索等多工序联作;二是管柱仅设置一种压力点火头,万一该点火头出现故障,只能起出管柱。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20281072.8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跨隔下返投棒射孔、测试联合作业管柱,其不足在于:该管柱仅在射孔枪方法设置了投棒点火头一种点火工具,如果射孔枪未被引爆,只能采用电缆或抽汲绳带打捞器捞出投棒,查明原因,处理问题,再次投棒。由于深井或大斜度井打捞投棒成功率不高,加之海洋、沙漠等条件恶劣地区施工及钻机工时成本极高,打捞费时费力,如果最终射孔不成功、投棒未捞出,只能起出井下管柱返工,耽误了施工时间。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可靠的全通径跨隔下返射孔-测试联作管柱及其操作方法,在保留压力释放装置及泄压腔的前提下,在射孔枪上方同时设置了投棒点火、并行传爆式压力延时点火的两种点火方式,有效解决跨隔下返射孔-测试联作时射孔成功率低、管柱震颤及井下仪器仪表受损等问题。
该目的是由以下的技术方案所实现的:
一种全通径跨隔下返射孔-测试联作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柱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连接的油管、伸缩接头、校深短节、油管、开关滑套、RDS阀、放样阀、LPR-N阀、外挂式压力计托筒、RD取样器、液压循环阀、震击器、安全接头、全通径跨隔封隔器、压力计托筒、间隔管、液压循环阀、安全接头、卡瓦封隔器、减振器、玻璃盘流通阀、油管、投棒点火头、并行传爆式压力延时点火头、射孔枪总成、释放装置、泄压腔;所述的投棒点火头以上的工具为全通径,且通径大于φ28mm;所述的全通径跨隔封隔器和卡瓦封隔器之间设有压力计托筒、间隔管,所述的卡瓦封隔器和射孔枪总成之间设有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投棒点火头和并行传爆式压力延时点火头;所述的射孔枪总成下方设有依次连接的释放装置、泄压腔。
较佳地,所述的并行传爆式压力延时点火头连接于井下测试管柱上,为一多层的管状体,该并行传爆式压力延时点火头沿径向具有外层、中间层和内层,所述外层沿轴向自上而下设有上接头、外套接头,所述中间层具有设置于所述外层内侧的导爆索架、丝堵、剪切总成、滑套和花键接头,所述的内层为在滑套和花键接头内侧设置的锁块套、锁块及撞针总成、延时雷管总成;所述的上接头外壁径向设有传压孔一,轴向设有导爆索孔,所述的导爆索孔装有导爆索,所述的导爆索穿过上接头、花键接头并延伸到花键接头的下端面;所述的滑套外壁径向设有传压孔二,所述的丝堵为下部设有中空腔的盲堵头,所述的丝堵外设有密封圈;所述的滑套和上接头之间设有空气腔;
较佳地,所述的上接头与花键接头通过花键进行套接,所述的外套接头从花键接头的下端套入,再通过螺纹与上接头的下端连接,所述的上接头通过螺纹连接在投棒点火头的下端。
较佳地,所述的并行传爆式压力延时点火头内设有用于将投棒点火头产生的爆轰传递到射孔枪总成的导爆索,还设有与所述的导爆索并行传爆的延时雷管总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睿盾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睿盾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06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