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锂电池本体比热容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96346.2 | 申请日: | 2018-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0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成;彭军伟;王帅虎;陈建;吴松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远东福斯特新能源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常州易瑞智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8 | 代理人: | 徐琳淞 |
地址: | 21425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物油 锂电池 动力锂电池 温度传感器 测试装置 电池 总能量 测试 采集温度传感器 发热量 锂电池充电 发热过程 放电过程 温度稳定 温度一致 中空装置 准备测试 极化 放电 放入 读出 发热 充电 合并 记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锂电池本体比热容测试方法,准备待测锂电池,其上设置温度传感器;准备测试装置;所述测试装置为中空装置,储放有矿物油,同时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将待测锂电池放入测试装置;采集温度传感器的数据,待矿物油温与电池温度一致稳定,记录矿物油与电池的初始温度t0;对待测锂电池进行充电,再用相同电流对其放电,测得锂电池充电过程的总能量及放电过程的总能量,计算其差值△Q,待矿物油温与电池温度稳定一致时读出此时温度t1;根据公式△Q=(c·m+c油·V油ρ油)(t1‑t0),计算出锂电池比热容c值。本发明合理的忽略微小误差,巧妙的将欧姆热、极化热等发热量大的发热过程合并到一起视为整体发热,使得该测试方法过程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锂电池本体比热容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比热容又称比热容量,简称比热,是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量,即使单位质量物体改变单位温度时的吸收或释放的内能,比热容是表示物质热性质的物理量。锂电池应用于各种数码产品中,这些产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与电池的工作温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电池工作时会因自身发热引起温度升高,因此锂电池的比热容是锂电池性能和设计中极为重要的热物性参数之一。故而设计一个合理的一种动力锂电池本体比热容的测定装置和方法很有必要。
中国专利201310736886.1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比热容测试方法》,包括:测量并记录电池在不同SOC状态下的开路电压及表面温度,直至电池SOC=0,对不同SOC状态下电池的开路电压随表面温度变化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电池的开路电压、开路电压温度系数与不同放电时间的拟合关系式;利用该关系式计算对应放电时记录的各个时间点的开路电压、开路电压温度系数;计算每一时间点的电池放电的发热功率并计算释放的热量值;根据放电时间和放电倍率计算出相应时刻的SOC状态,即可得到不同SOC状态下的比热容。该方法繁琐复杂,不易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科学可行的动力锂电池本体比热容测试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力锂电池本体比热容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待测锂电池,其上设置温度传感器;
准备测试装置;所述测试装置为中空装置,储放有矿物油,同时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将待测锂电池放入测试装置;
采集温度传感器的数据,待矿物油温与电池温度一致稳定,记录矿物油与电池的初始温度t0;
对待测锂电池进行充电,再用相同电流对其放电,测得锂电池充电过程的总能量及放电过程的总能量,计算其差值△Q,待矿物油温与电池温度稳定一致时读出此时温度t1;
根据公式△Q=(c·m+c油·V油ρ油)(t1-t0),计算出锂电池比热容c值。
所述准备待测锂电池的方法为:将出厂状态的锂电池进行放电至0%SOC,再检测其重量m,搁置至温度恢复室温后备用。
所述测试装置包括:
一箱体结构,由上壳体和下壳体构成;
所述下壳体内设置储油腔,用于容置矿物油和待测锂电池;
所述下壳体的所述储油腔内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
所述上壳体上设置多个走线槽;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导线以及电池连接线均穿过走线槽伸出于上壳体的外表面。
所述储油腔的深度满足:待测锂电池不含极耳的锂电池本体高度<储油腔的深度<待测锂电池的高度;
测试装置存有定量体积V矿物油,将待测锂电池放入测试装置,矿物油液表面没过锂电池本体,电池极耳与电池连接线连接,通过走线槽穿出测试装置表面并与充放电系统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远东福斯特新能源江苏有限公司,未经远东福斯特新能源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63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