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血糖功能食品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892981.3 | 申请日: | 2018-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2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 发明(设计)人: | 徐红涛;谷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睿客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嘉事瑞康(北京)医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33/125 | 分类号: | A23L33/125;A23L33/21;A23L33/10;A23L33/15;A23L33/155;A23L33/175;A23L33/16;A23L19/10;A23L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白雪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功能食品 糖尿病 抗性淀粉 膳食纤维 茶多酚 降血糖 食用 碳水化合物摄入 胰岛素敏感性 淀粉酶活性 葡萄糖产生 并发症状 日常保健 并发症 血糖 升高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血糖功能食品。该食品包括抗性淀粉、茶多酚及膳食纤维。茶多酚能够显著抑制淀粉酶活性,具有降低葡萄糖产生速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尿病及并发症状的功效。抗性淀粉的食用有利于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再辅助以膳食纤维,使得本发明提供的功能食品在抑制血糖快速升高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对于糖尿病及并发症患者具有良好的日常保健作用,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食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降血糖功能食品。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与肿瘤、心血管疾病构成当今世界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虽然与国外发达国家比较并不高,但由于人口众多,患病的绝对人数却居于世界各国之首。尤其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发生了改变,加之运动量也大幅减少,使得糖尿病人数逐年递增。然而,目前糖尿病的治疗尚无理想根治方法。
我国于2016年颁布的某纲要文件指出了食品和医药工业应当中高速发展和向中高端迈进。除此以外,国人很早就开始注重养生保健,注重以食疗、药膳等来预防和调理慢性病以及急性病理状态后的康复过程,维持和促进机体的健康与康复。我国的中医养生理论已提出5000多年,《黄帝内经》提出“药食同源”和“治未病”理念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代临床营养学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发展,这些都为当代功能性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保健食品和药品(特别是中药类)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基础。
然而,虽然目前市场上已经有种类繁多的糖尿病患者营养食品,但其在抑制血糖升高方面的效果仍然欠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血糖功能食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降血糖功能食品功效有限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降血糖功能食品,其包括抗性淀粉、茶多酚及膳食纤维。
进一步地,抗性淀粉为玉米淀粉和/或绿豆淀粉,优选抗性淀粉为高直链玉米淀粉。
进一步地,按重量份计,降血糖功能食品包括4~12份的抗性淀粉、0.01~0.1份的茶多酚及8~30份的膳食纤维,优选还包括3~10份的葛根。
进一步地,膳食纤维为大豆膳食纤维、聚葡萄糖、低聚木糖、低聚果糖、异麦芽低聚糖、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海藻胶、木质素及菊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大豆膳食纤维粉和/或聚葡萄糖。
进一步地,按重量份计,降血糖功能食品包括8~12份的高直链玉米淀粉、0.01~0.03份的茶多酚、8~12份的膳食纤维和5~8份的葛根。
进一步地,按重量份计,降血糖功能食品还包括0.1~0.5份的功能性营养素,且功能性营养素为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D、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泛酸、烟酸、叶酸、肌醇、牛磺酸、左旋肉碱、红曲粉、植物甾醇、大豆磷脂、甘氨酸、脯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姜黄素、谷氨酰胺及β-葡聚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按重量份计,降血糖功能食品还包括0.05~0.5份的矿物质。
进一步地,矿物质为葡萄糖酸亚铁、乳酸锌、甘氨酸锌、L-苏糖酸钙、葡萄糖酸钙、乳酸镁、葡萄糖酸锰、亚硒酸钠、富硒酵母及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按重量份计,降血糖功能食品还包括0.5~2份的果蔬粉。
进一步地,果蔬粉为香蕉粉、芒果粉、菠萝粉、菠萝蜜粉、榴莲粉、椰肉粉、椰枣粉、柠檬粉、荔枝粉、龙眼粉、苹果粉、枣粉、梨粉、杏粉、山楂粉、柿粉、橙粉、柑橘粉、柚子粉、桃粉、草莓粉、树莓粉、桑葚粉、石榴粉、樱桃粉、无花果粉、黑加仑粉、哈密瓜粉、西瓜粉、木瓜粉、番茄粉、胡萝卜粉、葡萄粉、南瓜粉、猕猴桃粉、枸杞粉、沙棘粉、蔓越莓粉、蓝莓果粉、阿萨伊果粉、李果粉、梅果粉、沙果粉、海棠果粉、诺丽果粉及猴面包果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睿客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嘉事瑞康(北京)医药有限公司,未经丽睿客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嘉事瑞康(北京)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29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