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公路路面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92973.9 | 申请日: | 201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41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大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中兴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7/18 | 分类号: | E01C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杨克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公路 路面 修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路面修复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高速公路路面修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无人机沿着高速公路飞行,无人机上搭载高清摄像头,高清摄像头将里面上的画面通过无线传输输送至控制中心;S2,S1中的控制中心派出道路维护人员对道路进行维护;S3,S2中的道路维护人员利用道路修补装置对道路进行修补。本方法采用无人机对高速公路进行勘探,可大大降低维修成本,并且采用的道路修补装置可实现对道路缝隙的修补,大大降低了道路维护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路面修复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高速公路路面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沥青路面因其透水性好、结构强度高等优点,已经成为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普遍选用的路面材料。随着沥青路面的普及,对沥青路面的养护也成为道路维护工作的重要一环。
现目前在处理沥青路面的裂缝、破损等问题时,需要将冷补剂填入裂缝中,在将其进行压实即可,但是由于路面裂缝形成有一段时间,如果不将其中的杂质清理出来,会将影响冷补料的填充效果,导致后期继续出现开裂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公路路面修复方法,本方法采用无人机对高速公路进行勘探,可大大降低维修成本,并且采用的道路修补装置可实现对道路缝隙的修补,大大降低了道路维护的成本。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速公路路面修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无人机沿着高速公路飞行,无人机上搭载高清摄像头,高清摄像头将地面上的画面通过无线传输输送至控制中心;
S2,S1中的控制中心派出道路维护人员对道路进行维护;
S3,S2中的道路维护人员利用道路修补装置对道路进行修补;
本方法中采用的道路修补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连接杆、吸尘机构、储存机构、下料机构、移动机构、压实机构、防尘机构、吸取机构和出料机构;用于支撑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用于与汽车连接的所述连接杆,用于吸收路面裂缝中垃圾的所述吸尘机构固定于用于支撑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用于储存冷补料的所述储存机构固定于用于支撑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用于将冷补料填充于地面裂缝中的所述下料机构固定于用于储存冷补料的所述储存机构,用于支撑和移动该装置的所述移动机构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用于保护电机便于收集灰尘的所述防尘机构固定于用于吸收路面裂缝中垃圾的所述吸尘机构中,用于伸入地面裂缝内部的所述吸取机构固定于用于吸取路面裂缝中垃圾的所述吸尘机构中,用于防止下料过多的所述出料机构固定于用于将冷补料填充于地面裂缝中的所述下料机构。
具体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板、轮子和连接柱,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连接柱贯穿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且所述轮子套接于所述连接柱;当该装置通过绳索以及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所述连接杆将该装置与汽车连接,所述轮子在汽车的带动下运行,从而使该装置移动,有利于该装置对不同地点的路面上的缝隙进行修补。
具体的,所述吸尘机构包括壳体、波纹管、第一凸块、壳门、电机、风扇、卡架和收集盒,所述壳体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波纹管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侧壁,所述卡架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且所述卡架位于所述壳体的顶端以及所述波纹管之间,所述壳门安装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相接触,所述壳门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凸块,所述电机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内部的顶端,所述风扇套接所述电机,所述收集盒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的底面;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便于气体流通的通气槽,通过所述电机带动所述风扇转动,从而所述波纹管的前端产生吸力,将路面上裂缝中的垃圾吸入所述壳体内部,并掉落于所述收集盒中,有利于对路面裂缝中的垃圾进行清理,从而便于冷补剂对裂缝的补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中兴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中兴工程监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29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