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整周转动的带夹取功能的四活动度并联机器人执行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888104.9 | 申请日: | 2018-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97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州;蒋蓁;李恒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B25J9/10;B25J15/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周转 带夹取 功能 活动 并联 机器人 执行机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整周转动的带夹取功能的四活动度并联机器人执行机构,包括机架、第一支链、第二支链、第三支链、第四支链和动平台组件。四条支链中均包含一条主动支链和一条从动支链,动平台组件由两个可相对滑动的构件构成。四条主动支链配合运动并通过四条从动支链驱动动平台组件实现四活动度运动。本发明可实现整周转动和动平台的夹持动作,具有高速度、高精度、大工作空间与多功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执行机构领域,特别是一种可整周转动的带夹取功能的四活动度并联机器人执行机构。
背景技术
并联机构是一种动静平台通过两条或多条支链联接,有两自由度及以上的闭环机构,具有高刚度、高精度、高负载能力及无误差累积等优点。并联机构应用于机器人的执行机构具有很多优点,尤其在高速抓取方面表现更佳。但并联机构同样具有工作空间小的缺点,尤其转动范围小,并且动平台上也需配合夹具来使用,这也限制了其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整周转动的带夹取功能的四活动度并联机器人执行机构,使得其工作空间较大,尤其是转动范围具有无限转动角度的能力,而且动平台具有夹持的功能。本发明具有并联机构的优点并具有整周转动和夹持能力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整周转动的带夹取功能的四活动度并联机器人执行机构,包括机架、第一支链、第二支链、第三支链、第四支链和动平台组件,所述四条支链的结构相同,其中,第一支链、第二支链、第三支链和第四支链的一端通过转动副与机架连接,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与动平台组件连接。
所述第一支链由第一主动连杆和第一从动连杆组成,第一主动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转动副与机架联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转动副与第一从动连杆的一端联接,第一从动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转动副与第一动平台构件联接。
所述第二支链由第二主动连杆和第二从动连杆组成,第二主动连杆的一端通过第四转动副与机架联接,另一端通过第五转动副与第二从动连杆的一端联接,第二从动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六转动副与第二动平台构件联接。
所述第三支链由第三主动连杆和第三从动连杆组成,第三主动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七转动副与机架联接,另一端通过第八转动副与第三从动连杆的一端联接,第三从动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九转动副与第二动平台构件联接。
所述第四支链由第四主动连杆和第四从动连杆组成,第四主动连杆的一端通过第十转动副与机架联接,另一端通过第十一转动副与第四从动连杆的一端联接,第四从动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十二转动副与第一动平台构件联接。
所述动平台组件由第一动平台构件和第二动平台构件组成,第一动平台构件通过第一移动副与第二动平台构件联接。
第一转动副、第四转动副、第七转动副和第十转动副的转动轴线共线,位于机架的中心处。
第三转动副、第六转动副、第九转动副、第十二转动副都位于动平台组件的端点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突出优点在于:
本发明一种可整周转动的带夹取功能的四活动度并联机器人执行机构可实现整周转动和动平台的夹持动作,具有高速度、高精度、大工作空间与多功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可整周转动的带夹取功能的四活动度并联机器人执行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可整周转动的带夹取功能的四活动度并联机器人执行机构平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可整周转动的带夹取功能的四活动度并联机器人执行机构平动运动与转动运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可整周转动的带夹取功能的四活动度并联机器人执行机构平动运动、转动运动与夹持运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81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