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缸压缩机吸气共振消声结构及压缩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87360.6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4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张要思;文智明;张荣婷;张冬冬;谷欢欢;张金圈;刘一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6 | 分类号: | F04C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梁永芳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气通道 气缸 共振消声 双缸压缩机 吸气 共振频率 压缩机 消声 共振腔体 加工零件 消声通道 加工 | ||
1.一种双缸压缩机吸气共振消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内设有第一吸气通道;所述第二气缸内设有第二吸气通道;所述第一吸气通道和所述第二吸气通道相连通,以形成消声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缸压缩机吸气共振消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之间设有共振腔体;所述第一气缸通过所述共振腔体与所述第二气缸连通,以形成所述消声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缸压缩机吸气共振消声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储液器;所述第一气缸通过第一吸气管与所述储液器连通;所述第二气缸通过第二吸气管与所述储液器连通;所述第一吸气管与所述第一气缸的所述第一吸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吸气管与所述第二气缸的所述第二吸气通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缸压缩机吸气共振消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气通道和所述第二吸气通道之间设有共振腔体;所述第一吸气通道靠近所述第二吸气通道的一侧设有第一联通孔;所述第一吸气通道通过所述第一联通孔与所述共振腔体连通;所述第二吸气通道靠近所述第一吸气通道的一侧设有第二联通孔;所述第二吸气通道通过所述第二联通孔与所述共振腔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缸压缩机吸气共振消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之间设有中间隔板;所述中间隔板上设有共振腔体;所述第一吸气通道和所述共振腔体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吸气通道和所述共振腔体相互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缸压缩机吸气共振消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通孔和/或所述第二联通孔的截面为圆形、矩形或椭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缸压缩机吸气共振消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振腔体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一联通孔和/或所述第二联通孔的容积;所述第一联通孔和/或所述第二联通孔的截面为圆形;所述圆形的直径d≥2mm。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缸压缩机吸气共振消声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气缸吸气时,所述第一吸气通道作为主流通通道,所述第一联通孔联通所述第一吸气通道和所述共振腔体作为第一颈部,所述共振腔体作为第一腔体,所述第二联通孔联通所述共振腔体和所述第二吸气通道作为第二颈部,所述第二吸气通道作为第二腔体;当所述第二气缸吸气时,所述第二吸气通道作为主流通通道,所述第二联通孔联通所述第二吸气通道和所述共振腔体作为第一颈部,所述共振腔体作为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联通孔联通所述共振腔体和所述第一吸气通道作为第二颈部,所述第一吸气通道作为第二腔体。
9.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双缸压缩机吸气共振消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振腔体的底面为圆形或腰型或矩形或椭圆形。
10.一种压缩机,包括有消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结构为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双缸压缩机吸气共振消声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736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缸压缩机中隔板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滚动转子压缩机及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