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86383.5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2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吕新安;张同波;周受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夏生生药业(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98/06 | 分类号: | C07D498/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6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氟沙星 左氧氟沙星 反应生成中间体 羧酸 水合物 产品纯度 反应条件 甲基哌嗪 碱性条件 起始物料 起始原料 酸性条件 硼酸酯 收率 萃取 制备 合成 下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氧氟沙星羧酸(酯)或左氧氟沙星羧酸(酯)为起始原料,与硼酸酯反应生成中间体1A或中间体1,中间体1A或中间体1与N‑甲基哌嗪反应生成中间体2A或中间体2,中间体2A或中间体2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左)氧氟沙星盐,然后在相应的碱性条件下游离、萃取得到(左)氧氟沙星或其水合物。该工艺起始物料及所用试剂易得,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成本低,且生成的的产品纯度高达99.9%、外观好,适宜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领域,具体是一种左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左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是喹诺酮类药物,以高效、低毒和广谱的抗菌特性,在临床抗感染治疗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其结构式如下:
目前文献报道左氧氟沙星合成工艺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1)酶拆分(K, Sakano,Agina Biol. Chem. : 1987, 51, 1265)和高压液相拆分(EP206283);(2)以四氟苯甲酸为起始物料制备左氧氟沙星(US4777253);(3)以三氟硝基苯为原料制左氧氟沙星(EP36841和EP273399)。目前工业合成方法多采用方法2,国内也有较多专利报道,比如CN200410155139、CN200910102239、CN201010040065和CN201410407437等。因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一个异构体,因此二者采用的合成工艺相似。
在国内报道的工业化合成方法中,均是采用(左)氧氟沙星羧酸或(左)氧氟沙星羧酸酯与N-甲基哌嗪进行缩合,得到(左)氧氟沙星。该工艺大多使用DMF、DMSO,或N-甲基哌嗪为溶剂进行高温反应,生成有关物质杂质较多,特别是反应选择性差,容易导致9位氟原子取代,生成9-位N-甲基哌嗪取代的杂质,该杂质特别不易清除;高温反应还造成产品外观差(需要多次活性炭脱色);另外该反应大量使用三乙胺或吡啶,生产环境不友好,对人体危害较大。因此,改善缩合反应条件,提高反应选择性,降低有关物质含量,改善产品外观,优化生产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提高(左)氧氟沙星羧酸酯10位氟原子的反应活性,增强反应选择性,提高产品质量,参考盐酸莫西沙星合成工艺(US8198451),我们设计了(左)氧氟沙星的全新合成路线,氧氟沙星的合成反应式:
左氧氟沙星的合成反应式:
通过引入硼酸酯,由于硼原子的缺电子共轭效应,显著提高了10位氟原子的反应活性,因此降低了反应温度,提高了反应选择性,避免了9位氟原子被取代杂质和其他杂质的产生,且提高了产品外观,明显提高了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提供一种全新的(左)氧氟沙星的合成工艺,该工艺起始物料简单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收率较高,产品质量好,环境友好。
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硼酸与3-10当量酸酐于70-120℃反应1-5小时,生成硼酸酯,其中硼酸与酸酐的摩尔比优选1: 4-6,反应温度优选75-115℃,反应时间优选1-3小时;酸酐优选乙酸酐、丙酸酐、丁酸酐或戊酸酐,更优选乙酸酐或丙酸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夏生生药业(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华夏生生药业(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63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光电材料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头孢地尼的粒度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