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美洲大蠊断肢再生相关Hedgehog信号通路基因及其dsRNA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83915.X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76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胜;任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A01N57/16;A01P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0631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美洲大蠊 基因 再生 再生相关基因 害虫防治 靶点 害虫 应用 防治 | ||
本发明公开了美洲大蠊断肢再生相关基因及其dsRNA的应用。揭示了Hh基因、Ptc基因、Smo基因或/和Ci基因具有影响美洲大蠊断肢再生的能力。而且,沉默Hh、Ptc、Smo和Ci基因的表达,能抑制美洲大蠊断肢再生的能力,即可以高效除去美洲大蠊害虫,又避免了环境污染,安全可靠。本发明Hh、Ptc、Smo和Ci基因可以作为美洲大蠊害虫防治的防治靶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领域,涉及美洲大蠊断肢再生相关基因及其dsRNA的应用。
背景技术
蟑螂原产于非洲,好潮湿、温暖、黑暗的环境;喜欢躲藏在隐蔽的缝隙中;活动时间集中在夜晚,是世界性卫生害虫。美洲大蠊是蜚蠊科中体积最大的昆虫,它食性广泛,喜食糖和淀粉,污染食物、传播病菌和寄生虫,是世界性卫生害虫。在南方地区为室内优势品种,主要生存于下水道、暖气沟、厕所、浴室及酿造厂、酱品厂等阴暗潮湿的环境,容易传播疾病。
美洲大蠊具有避光性与聚集性,在饲养美洲大蠊时,在饲养缸中放置一些折叠纸板、纸筒以便遮光并供其栖息。美洲大蠊低龄若虫常常群聚在一起,这可能与分泌的信息素有关系,栖息时往往栖息在生活空间的最下层。他们一年中7、8和9月份的食量最大,也是他们繁殖最为旺盛的季节。他们也有一个特别的行为习性,即是互相残杀。即使在食物、饮水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仍频有互噬的现象出现,包括食卵、噬皮蜕、噬幼龄若虫和蜕皮若虫等情况。食卵现象比较多见,饲养缸中常见被食卵荚的残余部分,尾部夹持卵荚的雌虫被其他成虫追咬的情形也时有发生。但未发现若虫之间或成虫之间互食现象,所以它们仍能群聚在一起。
为了防止美洲大蠊,经常使用的化学农药和有机杀虫剂在害虫防治实践中表现出高效的杀虫效果,为害虫防治带来了革命性改变。但随着其长期大量使用,农药残留、水源和环境污染、生物链中断、生态失衡等一系列负面问题日益凸显。卫生环境的重视及蟑螂抗药性问题的出现,迫使我们要开发一种环境友好、高效、无毒的蟑螂防治方法,其中生物防治技术将为蟑螂防治提供一个新的防治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美洲大蠊断肢再生相关基因及其dsRNA的应用。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定量检测Hh、Ptc、Smo或/和Ci RNA的试剂在制备促进美洲大蠊断肢再生的试剂中的应用。
定量检测Hh、Ptc、Smo或/和Ci RNA的试剂在制备防治美洲大蠊的试剂盒中的应用。
进一步的,所述定量检测Hh、Ptc、Smo或/和Ci RNA的试剂选自定量检测Hh、Ptc、Smo或/和Ci的RNA转录水平的试剂。
进一步的,所述定量检测Hh、Ptc、Smo或/和Ci的RNA转录水平的试剂选自定量检测Hh、Ptc、Smo或/和Ci的引物。
进一步的,所述定量检测Hh、Ptc、Smo或/和Ci的引物为:
Hh:
Hh qPCRF:5’-GAGTCCAGAGCGCACATCCA-3’(SEQ ID No.21);
Hh qPCRR:5’-TCCTCCGAGAAGCAGCCACC-3’(SEQ ID No.22);
Ptc.:
Ptc qPCRF:5’-ATGCGTTTCTGAGTGCG-3’(SEQ ID No.23);
Ptc qPCRR:5’-GTAATTTCTGATTGGTGGG-3’(SEQ ID No.24);
Smo:
Smo qPCRF:5’-GTAAGATCCGCAAGGT-3’(SEQ ID No.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未经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39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