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的交流充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883512.5 | 申请日: | 2018-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3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 发明(设计)人: | 沙文瀚;刘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52;H01R24/00;H01R27/00;H01R31/08;H01R43/00;H01R43/26;B60L53/16 |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尹安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接插头 三芯 交流充电装置 充电装置 电动汽车 充电 车辆控制装置 充电电流限制 充电控制装置 供电电源插座 车载充电机 车辆接口 规格插头 智能识别 转接插座 方便性 插座 匹配 替换 | ||
1.一种电动汽车的交流充电装置,通过车辆接口与车载充电机及车辆控制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装置(9)设有三芯转接插座(7)及与之匹配的三芯转接插头(8),所述的三芯转接插头(8)为两种规格,分别为10A转接插头(4)和16A转接插头(5),根据实际供电电源插座替换使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的交流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0A转接插头(4)的插头结构符合10A规格的国家标准插头尺寸,其包括L火线、N零线、PE接地三个插口,能够与家庭常用的普通10A三芯插座匹配连接;在插头尾部还包括三个端脚,分别定义为端脚一(1)、端脚二(2)和端脚三(3)。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的交流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脚一(1)、端脚二(2)在10A转接插头(4)内部是短接的,当外部导通电路两个针脚分别连接端脚一(1)、端脚二(2)时,使外部导通电路实现导通。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的交流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0A转接插头(4)与三芯转接插座(7)接触的密封面之间,设有密封圈(6)。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的交流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6A转接插头(5)的插头结构符合16A规格的国家标准插头尺寸,其包括L火线、N零线、PE接地三个插口,能够与家庭的三芯带接地空调插座匹配连接;在插头尾部还包括三个端脚,分别定义为端脚一(1)、端脚二(2)和端脚三(3)。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汽车的交流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脚二(2)、端脚三(3)在16A转接插头(5)内部是短接的;当外部导通电路两个针脚分别连接脚二(2)、端脚三(3)时,使外部导通电路实现导通。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汽车的交流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6A转接插头(5)与三芯转接插座(7)接触的密封面之间,设有密封圈(6)。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的交流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芯转接插座(7)与10A转接插头(4)、16A转接插头(5)的连接结构采用自锁结构;当正确配合后,应使连接结构紧密锁止;采用按钮或者扳手装置使其可以解锁,从而使紧密锁止的连接结构松开。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的交流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三芯转接插座(7)的内端设有三根插针,分别与三芯转接插头(8)的三个端脚:端脚一(1)、端脚二(2)和端脚三(3)配合;插针的另一端通过三芯转接插座(7)与缆上控制装置之间的低压线束与缆上控制装置的c1、c2、c3脚连接。
10.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汽车的交流充电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插头与交流电网物理连接正常完成后,模式2的缆上充电控制装置c2引脚会发出高电平信号,缆上控制装置可根据c1或c3引脚是否接收到高电平信号判断插头的规格;
其识别的方式以及采用相应的行充电电流限制的方式是:
如果插头的规格是10A,由于10A插头端脚一(1)、端脚二(2)短接,当缆上控制装置c1脚接收到高电平信号时,可判断为10A规格的插头,此时内部控制策略限制充电电流为8A;
如果插头的规格是16A,由于16A插头接脚二(2)、端脚三(3)短接,当缆上控制装置c3脚接收到高电平信号时,可判断为16A规格的插头,此时内部控制策略限制充电电流为13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351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