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甲基-1-苯基-1-丙醇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880656.5 | 申请日: | 2018-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07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志;徐泽;钱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C29/68 | 分类号: | C07C29/68;C07C29/70;C07C29/09;C07C33/20;C07F3/06;C07F3/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甲基 苯基 丙醇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甲基‑1‑苯基‑1‑丙醇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于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向有机溶剂中加入镁屑及添加剂,升温至回流后再滴加氯苯于回流条件下反应,再滴加异丁醛继续于回流条件下反应;将所得的反应液过滤,从而实现回收镁屑,向滤液滴加酸溶液或弱酸盐水溶液进行水解,将所得的反应液静置分液,收集有机相,有机相回收有机溶剂,减压精馏得到2‑甲基‑1‑苯基‑1‑丙醇。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2‑甲基‑1‑苯基‑1‑丙醇,原料利用率高,避免了高昂催化剂的使用,不但减少了三废排放,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产品纯度高,收率高,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合物2-甲基-1-苯基-1-丙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甲基-1-苯基-1-丙醇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主要应用于光引发剂(如光引发剂1173,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医药中间体、材料中间体的合成等。
2-甲基-1-苯基-1-丙醇目前报道的制备方法有:
1、专利EP 718265等提出异丁酰苯还原法。该法在贵金属催化下用高压氢气还原异丁酰苯合成。该法反应原料较难获得,催化剂的使用成本较高,且高压氢气操作对设备要求高。
2、格氏试剂合成法。文献(Chemical Communications,2017,53(79):10942-109445)提出由溴苯的格氏试剂与异丁醛反应,该法以溴苯和过量的镁(1.2摩尔当量,以溴苯计)为原料,成本较高,同时由于溴苯活性较高,制备苯基溴化镁时容易发生偶联副反应,降低产品收率;文献(化学世界,2001,42,4,203-205)提出2-卤代丙烷的格氏试剂与苯甲醛反应,2-卤代丙烷与镁反应活性较差,导致该法收率较低,仅85%左右,同时2-卤代丙烷沸点较低,运输、保存成本较高。
3、有机锌合成法。文献(Chem.Commun.,2010,46,5443-5445)提出二异丙基锌与苯甲醛反应能制得2-甲基-1-苯基-1-丙醇。该法原料二异丙基锌制备过程较繁琐,同时需要用到复杂的手性配体催化剂,成本较高,较难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4、钠反应合成法。文献(OrganicBiomolecular Chemistry,2007,5,21,3520-3523.)提出钠反应合成法。该法温度要求在-78℃下,用钠、氯苯和异丁醛(3:1:1的摩尔比)反应,并且用到聚合物负载萘作为催化剂。该法催化剂较难制备,所要求的反应温度很低,难工业化应用,且收率仅有85%。该方法,如果将-78℃调整至-20~10℃下进行,会导致副产物增大(如联苯、三联苯),反应选择性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经济、适宜工业化生产要求的2-甲基-1-苯基-1-丙醇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2-甲基-1-苯基-1-丙醇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于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向有机溶剂(醚类溶剂)中加入镁屑及添加剂,升温至回流后再滴加氯苯于回流条件下反应2.0~4.0小时;
所述镁:氯苯=1.1~1.3:1的摩尔比,所述添加剂与镁的重量比为2.5~12.5wt%(较佳为2.5~10wt%);
2)、于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向步骤1)所得的反应液中滴加异丁醛;于回流条件下反应0.5~1.5小时;
异丁醛:步骤1)中的氯苯=1~1.2:1的摩尔比;
3)、将步骤2)所得的反应液过滤,从而实现回收镁屑,向滤液滴加酸溶液或弱酸盐水溶液进行水解(从而合成2-甲基-1-苯基-1-丙醇),反应温度为室温(10~30℃),反应时间为0.5±0.2h;
酸溶液或弱酸盐水溶液:步骤1)的有机溶剂=1:4~6的体积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06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