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雷座椅和具有其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76327.3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38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倪亮;沈军;吕振邦;赵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42 | 分类号: | B60N2/42;B60N2/427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贾玉 |
地址: | 100130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雷 座椅 具有 车辆 | ||
1.一种防雷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吊杆,所述安装吊杆能够设在车辆驾驶室内且能够分别与车顶和车辆地板相连;
座椅骨架,所述座椅骨架与所述安装吊杆相连,所述座椅骨架的至少两个部分可相对滑动;
防雷组件,所述防雷组件与所述座椅骨架相连,所述防雷组件包括多个防雷件,多个所述防雷件相配合以在车辆受到冲击时进行多次吸能变形,所述防雷件为三个且分别为第一防雷件、第二防雷件和第三防雷件,所述第一防雷件和所述第二防雷件分别形成为弹簧件,所述第三防雷件形成为气弹簧件;
座椅面套,所述座椅面套设在所述座椅骨架上;
安全带组件,所述安全带组件与所述座椅骨架相连以固定驾乘人员;
所述安装吊杆包括:
两个支撑管,两个所述支撑管间隔开布置,每个所述支撑管的上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部,每个所述支撑管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安装部能够与所述车顶相连;每个所述支撑管的下端设有第二安装部以用于与所述车辆地板相连,每个所述支撑管的中部和每个所述支撑管的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三安装部,所述第三安装部与所述座椅骨架相连;
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设在两个所述支撑管之间以连接两个所述支撑管;
所述座椅骨架包括:
骨架本体,所述骨架本体的截面形成为L形,所述骨架本体的水平部分绕所述骨架本体的竖直部分可滑动,所述骨架本体的竖直部分分别与所述安装吊杆和防雷组件相连,所述座椅面套和所述安全带组件分别设在所述骨架本体上;
头枕板,所述头枕板与所述骨架本体的竖直部分的上端相连;
脚踏件,所述脚踏件设在所述骨架本体的底部且沿所述骨架本体的水平部分的邻近所述骨架本体的竖直部分的一端向下倾斜延伸,所述脚踏件的远离所述骨架本体的竖直部分的一端与所述骨架本体的水平部分的一端通过连接件相连;
所述骨架本体包括:
座骨架,所述座骨架的截面形成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方形;
两个滑轴,两个所述滑轴分别形成为柱状且间隔开布置在所述座骨架的同一侧的两端;
两个滑管,两个滑管分别插接在两个所述滑轴上且所述座骨架通过所述滑轴绕所述滑管可滑动;
多个固定板,多个所述固定板分别沿两个所述滑管的轴向间隔开布置以分别用于连接第三安装部和防雷组件,所述头枕板设在位于两个所述滑管的最上端的所述固定板上,多个所述固定板与两个所述滑管和两个所述滑轴配合形成为所述骨架本体的竖直部分;
所述防雷组件还包括连接杆和安装件,所述连接杆形成为柱状,所述连接杆沿所述滑管的轴向延伸且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固定板相连,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防雷件相连,所述第二防雷件沿所述滑管的轴向向下延伸且所述第二防雷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件相连,所述第二防雷件与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安装件之间配合限定出缓冲腔,所述第三防雷件设在所述缓冲腔内,所述第一防雷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件相连且另一端与所述座骨架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本体还包括:
头保护件,所述头保护件设在两个所述滑管的上端且与两个所述滑管相连,所述头保护件与所述头枕板配合限定出头保护腔;
肩保护件,所述肩保护件分别设在两个所述滑管的两侧,所述肩保护件的一端与所述滑管相连且另一端与所述头保护件相连,所述肩保护件与两个所述滑管和头保护件之间配合限定出肩保护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面套形成为尼龙材料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组件包括两个护肩带、两个护腰带、护跨带和解锁装置,所述解锁装置设在所述座骨架上,两个所述护腰带和所述护跨带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座骨架相连且另一端卡接在所述解锁装置上,两个所述护肩带的一端分别设在两个所述滑管的最上端的所述固定板上且两个所述护肩带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护腰带的另一端相卡接。
5.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雷座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632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