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钣金凹陷复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70077.2 | 申请日: | 201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7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叶伟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伟然 |
主分类号: | B21D1/10 | 分类号: | B21D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吸盘 顶起装置 送球装置 下压装置 吸附 活塞装置 汽车钣金 大吸盘 复原器 小凹槽 旋转盘 凹陷 吸盘 一体化结构 按压手柄 动力装置 工作效率 机构安装 间隙配合 伸缩弹簧 时间利用 推动装置 装置组成 螺栓 双向轴 旋转阀 支撑杆 复原 把手 | ||
本发明公开了汽车钣金凹陷复原器,其结构包括按压手柄、螺栓、把手、旋转阀、旋转盘、小吸盘机构、大吸盘,小吸盘机构安装于旋转盘底部,小吸盘机构由送球装置、开关推动装置、支撑杆、下压装置、顶起装置、活塞装置、伸缩弹簧、动力装置、双向轴装置、小吸盘装置组成,下压装置底部设有顶起装置,顶起装置和下压装置采用间隙配合,顶起装置底部设有送球装置,送球装置和顶起装置为一体化结构,送球装置顶端右侧安装有活塞装置,在吸盘内部设有多个小吸盘,小吸盘能够对大吸盘范围内部吸附不到的小凹槽进行吸附,使得装置能够更加有效的对凹槽进行复原,同时提高了使用人员的工作效率,使用人员无浪费时间利用多种型号的装置吸附小凹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钣金凹陷复原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汽车钣金凹陷复原器。
背景技术
车凹陷修复就是把汽车漆面的凹陷部分修复到原来状态。目前设备只能单纯的对普通的大凹槽进行修复,从而导致部分小凹槽无法一次性进行修复需要使用人员多次操作浪费了使用人员的时间,且使用人员需要利用不同型号的装置进行修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汽车钣金凹陷复原器,其结构包括按压手柄、螺栓、把手、旋转阀、旋转盘、小吸盘机构、大吸盘,所述的按压手柄左侧设有旋转阀,所述的旋转阀和按压手柄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旋转阀设于旋转盘上,所述的旋转盘和旋转阀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旋转盘右侧设有把手,所述的把手和旋转盘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旋转盘底部设有大吸盘,所述的大吸盘和旋转盘采用间隙配合;
所述的小吸盘机构安装于旋转盘底部,所述的小吸盘机构由送球装置、开关推动装置、支撑杆、下压装置、顶起装置、活塞装置、伸缩弹簧、动力装置、双向轴装置、小吸盘装置组成,所述的下压装置底部设有顶起装置,所述的顶起装置和下压装置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顶起装置底部设有送球装置,所述的送球装置和顶起装置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送球装置顶端右侧安装有活塞装置,所述的活塞装置底部设有开关推动装置,所述的开关推动装置和活塞装置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开关推动装置底部设有动力装置,所述的动力装置和开关推动装置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动力装置底部设有双向轴装置,所述的双向轴装置和动力装置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双向轴装置底部设有小吸盘装置,所述的小吸盘装置和双向轴装置相互啮合,所述的活塞装置右侧固定设有支撑杆,所述的送球装置左侧底部设有伸缩弹簧,所述的伸缩弹簧和送球装置采用间隙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送球装置由送球杆、阻挡杆、重力球、储球槽组成,所述的送球杆底部上设有阻挡杆,所述的阻挡杆和送球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送球杆底部设有储球槽,所述的储球槽和送球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储球槽内部固定设有重力球。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开关推动装置由开挂推杆、移动杆、连接杆组成,所述的开挂推杆右侧设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和开挂推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连接杆顶端设有移动杆,所述的移动杆通过连接杆和开挂推杆连接,所述的开挂推杆和动力装置为一体化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下压装置由受力板、受力杆、下压杆、平衡轴、平衡杆组成,所述的受力板底部设有受力杆,所述的受力杆和受力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受力杆左右两侧底部设有下压杆,所述的下压杆和受力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下压杆底部设有平衡杆,所述的平衡杆和下压杆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平衡杆上设有平衡轴,所述的平衡轴和平衡杆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平衡杆和顶起装置采用间隙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顶起装置由顶板、顶起杆、顶拉板组成,所述的顶板右侧设有顶起杆,所述的顶起杆和顶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顶起杆底部设有顶拉板,所述的顶拉板和顶起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顶板和平衡杆采用间隙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活塞装置由活塞块、活塞推块、活塞槽组成,所述的活塞推块右侧设有活塞块,所述的活塞块和活塞推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活塞块设于活塞槽内部,所述的活塞槽和活塞块采用间隙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伟然,未经叶伟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00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