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钣金凹陷复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70077.2 | 申请日: | 201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7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叶伟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伟然 |
主分类号: | B21D1/10 | 分类号: | B21D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吸盘 顶起装置 送球装置 下压装置 吸附 活塞装置 汽车钣金 大吸盘 复原器 小凹槽 旋转盘 凹陷 吸盘 一体化结构 按压手柄 动力装置 工作效率 机构安装 间隙配合 伸缩弹簧 时间利用 推动装置 装置组成 螺栓 双向轴 旋转阀 支撑杆 复原 把手 | ||
1.汽车钣金凹陷复原器,其结构包括按压手柄(1)、螺栓(2)、把手(3)、旋转阀(4)、旋转盘(5)、小吸盘机构(6)、大吸盘(7),所述的按压手柄(1)左侧设有旋转阀(4),所述的旋转阀(4)和按压手柄(1)采用间隙配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旋转阀(4)设于旋转盘(5)上,所述的旋转盘(5)和旋转阀(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旋转盘(5)右侧设有把手(3),所述的把手(3)和旋转盘(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旋转盘(5)底部设有大吸盘(7),所述的大吸盘(7)和旋转盘(5)采用间隙配合;
所述的小吸盘机构(6)安装于旋转盘(5)底部,所述的小吸盘机构(6)由送球装置(61)、开关推动装置(62)、支撑杆(63)、下压装置(64)、顶起装置(65)、活塞装置(66)、伸缩弹簧(67)、动力装置(68)、双向轴装置(69)、小吸盘装置(610)组成,所述的下压装置(64)底部设有顶起装置(65),所述的顶起装置(65)和下压装置(64)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顶起装置(65)底部设有送球装置(61),所述的送球装置(61)和顶起装置(6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送球装置(61)顶端右侧安装有活塞装置(66),所述的活塞装置(66)底部设有开关推动装置(62),所述的开关推动装置(62)和活塞装置(66)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开关推动装置(62)底部设有动力装置(68),所述的动力装置(68)和开关推动装置(6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动力装置(68)底部设有双向轴装置(69),所述的双向轴装置(69)和动力装置(68)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双向轴装置(69)底部设有小吸盘装置(610),所述的小吸盘装置(610)和双向轴装置(69)相互啮合,所述的活塞装置(66)右侧固定设有支撑杆(63),所述的送球装置(61)左侧底部设有伸缩弹簧(67),所述的伸缩弹簧(67)和送球装置(61)采用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钣金凹陷复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球装置(61)由送球杆(611)、阻挡杆(612)、重力球(613)、储球槽(614)组成,所述的送球杆(611)底部上设有阻挡杆(612),所述的阻挡杆(612)和送球杆(61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送球杆(611)底部设有储球槽(614),所述的储球槽(614)和送球杆(61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储球槽(614)内部固定设有重力球(6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钣金凹陷复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推动装置(62)由开挂推杆(621)、移动杆(622)、连接杆(623)组成,所述的开挂推杆(621)右侧设有连接杆(623),所述的连接杆(623)和开挂推杆(62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连接杆(623)顶端设有移动杆(622),所述的移动杆(622)通过连接杆(623)和开挂推杆(621)连接,所述的开挂推杆(621)和动力装置(68)为一体化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钣金凹陷复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压装置(64)由受力板(641)、受力杆(642)、下压杆(643)、平衡轴(644)、平衡杆(645)组成,所述的受力板(641)底部设有受力杆(642),所述的受力杆(642)和受力板(64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受力杆(642)左右两侧底部设有下压杆(643),所述的下压杆(643)和受力杆(64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下压杆(643)底部设有平衡杆(645),所述的平衡杆(645)和下压杆(643)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平衡杆(645)上设有平衡轴(644),所述的平衡轴(644)和平衡杆(645)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平衡杆(645)和顶起装置(65)采用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钣金凹陷复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起装置(65)由顶板(651)、顶起杆(652)、顶拉板(653)组成,所述的顶板(651)右侧设有顶起杆(652),所述的顶起杆(652)和顶板(65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顶起杆(652)底部设有顶拉板(653),所述的顶拉板(653)和顶起杆(65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顶板(651)和平衡杆(645)采用间隙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伟然,未经叶伟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007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