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丹参-茯苓共发酵方法、所得发酵液及其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70057.5 | 申请日: | 201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9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尹登科;李梦颖;杨晔;黄凌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P19/04;A61K36/537;A61P3/10;A61K8/9789;A61K8/9728;A61Q19/0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南京艾普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7 | 代理人: | 周海斌 |
地址: | 230012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茯苓 发酵液 共发酵 丹参 发酵容器 降血糖作用 液体培养基 丹参粉末 含药基质 种子液 茯苓菌 装入 发酵 接种 应用 | ||
1.一种丹参-茯苓共发酵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向发酵容器中装入由液体培养基和丹参粉末构成的含药基质;所述丹参粉末的重量与液体培养基的体积之比为0.5-2%,其中重量单位为g,体积单位为ml;
第二步、取茯苓菌种子液并接种于发酵容器中,进行丹参-茯苓共发酵培养;所述茯苓菌种子液的OD600值大于1.0;
第三步、培养预定时间后停止发酵;所述预定时间大于或等于96小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丹参-茯苓共发酵方法,其特征是,第二步所用茯苓菌种子液的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将斜面培养的茯苓菌接种至盛有液体培养基的培养容器中,然后置摇床上,在摇床转速90-180r/min且摇床温度28℃±5℃下震荡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检测液体的OD600值,当OD600值大于1.0时停止培养,所得液体即为茯苓菌种子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丹参-茯苓共发酵方法,其特征是,斜面培养时采用的固体培养基由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比配制成溶液后经湿热灭菌并冷却而得:碳源组分、氮源组分、磷酸氢二钾0.02-0.2%、七水硫酸镁0.01-0.15%、琼脂0.5-3.5%、余量为水;配制所得溶液的初始pH为4.5-6.7;所述碳源组分选自甘油2-5%、葡萄糖2-5%、蔗糖2-5%、乳糖2-5%、2-5%果糖、可溶性淀粉2-5%、微晶纤维素2-5%之一;所述氮源组分选自蛋白胨0.4-0.7%、牛肉膏0.4-0.7%、酵母粉0.4-0.7%、酵母膏0.4-0.7%、硫酸铵0.4-0.7%、蛋白胨0.2-0.5%和硫酸铵0.2-0.5%、酵母粉0.2-0.5%和硫酸铵0.2-0.5%、酵母膏0.2-0.6%和蛋白胨0.4-0.7%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丹参-茯苓共发酵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液体培养基由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比配制成溶液后经湿热灭菌并冷却而得:碳源组分、氮源组分、磷酸氢二钾0.02-0.2%、七水硫酸镁0.01-0.15%、余量为水;配制所得溶液的初始pH为4.5-6.7;所述碳源组分选自甘油2-5%、葡萄糖2-5%、蔗糖2-5%、乳糖2-5%、2-5%果糖、可溶性淀粉2-5%、微晶纤维素2-5%之一;所述氮源组分选自蛋白胨0.4-0.7%、牛肉膏0.4-0.7%、酵母粉0.4-0.7%、酵母膏0.4-0.7%、硫酸铵0.4-0.7%、蛋白胨0.2-0.5%和硫酸铵0.2-0.5%、酵母粉0.2-0.5%和硫酸铵0.2-0.5%、酵母膏0.2-0.6%和蛋白胨0.4-0.7%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丹参-茯苓共发酵方法,其特征是,第一步中,所述丹参粉末是将丹参药材粉碎后过筛而得,筛目大于或等于40目;所述发酵容器的装量控制在15-50%;第二步中,用于接种的茯苓菌种子液的体积占第一步液体培养基体积的3-9%;共发酵培养过程在摇床上进行,摇床转速为90-180r/min,摇床温度为28℃±5℃;第三步中,所述预定时间为96-168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丹参-茯苓共发酵方法,其特征是,第二步中,在共发酵培养过程中,添加或不添加促进剂或诱导剂;所述促进剂或诱导剂包括脂肪酸、植物油、醇类、有机酸、维生素、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所述脂肪酸选自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所述植物油选自花生油、橄榄油、玉米油、葵花油;所述醇类选自甲醇、乙醇、丙醇、丁醇;所述有机酸选自柠檬酸、乙酸、丙酸、苹果酸、草酸;所述维生素选自硫氨素、核黄素、泛酸、烟酸、生物素、叶酸、维生素C;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Tween40、Tween80、Span20、Span40;所述聚乙二醇选自PEG400、PEG1000、PEG2000、PEG4000。
7.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丹参-茯苓共发酵方法制得的发酵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医药大学,未经安徽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005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