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复合蛋白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65897.2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7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叶盛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中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0/37 | 分类号: | A23K10/37;A23K10/12;C12N1/20;C12N1/16;C12R1/125;C12R1/645;C12R1/225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蛋白 制备 发酵饲料 复合发酵菌液 茶叶渣 混合料 包装袋密封包装 单向出气阀装置 枯草芽孢杆菌液 蛋白饲料资源 酵母菌液 静止发酵 乳酸杆菌 接种量 重量比 灭菌 豆粕 复膜 废渣 接种 装入 缓解 污染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复合蛋白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10%‑30%的豆粕和70%‑90%的茶叶渣混合,得到复合蛋白原料;步骤2,将复合蛋白原料与水按1:05‑1.5的重量比进行混合,得到复合蛋白混合料;步骤3,将复合发酵菌液按5%‑20%的接种量对灭菌后的复合蛋白混合料进行接种,混合均匀后,将物料装入带有单向出气阀装置的包装袋密封包装,28℃‑35℃静止发酵2天以上;其中,所述复合发酵菌液由枯草芽孢杆菌液、扣囊复膜孢酵母菌液和乳酸杆菌液混合组成。本发明还提供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新型复合蛋白发酵饲料。本发明能够减少茶叶渣及废渣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还能够大大缓解蛋白饲料资源短缺的现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发酵饲料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复合蛋白发酵饲料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规模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饲料资源短缺问题已日益严重,尤其是蛋白质饲料资源短缺问题更为令人担忧。据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的有关专家分析,到2020年,我国蛋白饲料年供需缺口将达4800万吨。故单靠利用现有的常规植物蛋白原料(如豆粕、菜籽粕等)和动物蛋白原料,难以满足快速发展养殖业的需要。因此,如何根据我国国情,拓展现有的饲料资源,开发和提升非常规或低附加值蛋白饲料资源,以缓解我国蛋白饲料资源短缺现状已成为当务之急。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茶叶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预算,2017年我国茶叶产量达258万吨,预计到2020年,我国茶叶产量将达334万吨。随着茶叶产量的激增,大批茶叶深加工企业应运而生;而茶叶深加工产业化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茶叶用量70%以上的茶叶渣。据研究表明,茶叶渣中含有17~19%的粗蛋白,16~18%的粗纤维,1~2%的茶多酚,0.1~0.3%咖啡碱。由于茶叶渣含有大量的营养成分,且含水率较高,极易滋生大量的微生物,直接丢弃易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因此茶叶渣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茶叶渣作为一种新型饲料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已有人进行研究;但由于我国传统养殖加工技术的低下,茶叶渣这一优良的饲料一直未被很好的开发利用。因此,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茶叶渣,使其成为一种复合蛋白发酵饲料,将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复合蛋白发酵饲料饲料及其制备方法,直接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配合一定的营养复配调控技术,将茶叶渣直接开发成一种复合蛋白发酵饲料,不仅可以大大减少茶叶渣及废渣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还能大大缓解蛋白饲料资源短缺的现状,从而降低畜禽生产成本,进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复合蛋白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10%-30%的豆粕和70%-90%的茶叶渣混合,得到复合蛋白原料;
步骤2,将复合蛋白原料与水按1:0.5-1.5的重量比进行混合,得到复合蛋白混合料,并对复合蛋白混合料进行灭菌处理;
步骤3,将枯草芽孢杆菌液、扣囊复膜孢酵母菌液和乳酸杆菌液混合制备复合发酵菌液;
步骤4,将复合发酵菌液按5%-20%的接种量对灭菌后的复合蛋白混合料进行接种,混合均匀后,将物料装入带有单向出气阀装置的包装袋密封包装,28℃-35℃静止发酵2天以上,得到所述新型复合蛋白发酵饲料。
为了优化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复合蛋白原料由15%-25%的豆粕和75%-85%的茶叶渣混合得到。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复合蛋白原料与水按1:0.5-1.0的重量比进行混合,混合后原料pH 7-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中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中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658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秸秆饲料加工的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 下一篇:提高甘蔗渣粗蛋白和粗脂肪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