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车辆铝合金车体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65261.8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45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丁叁叁;顾玉林;王万静;梁海廷;杜俊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7/04 | 分类号: | B61D17/04 |
代理公司: | 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2661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墙 车顶 底架 铝合金车体 轨道车辆 焊接热输入 车体平面 焊接固定 自动焊 固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铝合金车体,包括车顶、底架及固接于所述车顶、底架两侧的侧墙;其中,所述侧墙与所述车顶的外侧,所述侧墙与所述底架的外侧均通过自动焊的方式焊接固定,所述侧墙与所述车顶的内侧,所述侧墙与所述底架的内侧均通过胶铆的方式固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轨道车辆铝合金车体能够减少焊接热输入,提高车体平面度和尺寸精度,消除大部类连接处的内应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速磁浮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轨道车辆铝合金车体。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轨道车辆铝合金车体,一般大部类(底架、车顶、侧墙)内部型材之间、及大部类连接外侧焊缝采用自动焊,大部类连接内侧焊缝采用人工焊接,焊接输入量较大,尺寸精度控制、平面度及轮廓度较差,焊接完成后通常需要火焰调修,降低车体强度且存留车体内应力。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减少焊接热输入,提高车体平面度和尺寸精度,消除大部类连接处的内应力的轨道车辆铝合金车体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车辆铝合金车体,该轨道车辆铝合金车体能够减少焊接热输入,提高车体平面度和尺寸精度,消除大部类连接处的内应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铝合金车体,包括车顶、底架及固接于所述车顶、底架两侧的侧墙;其中,
所述侧墙与所述车顶的外侧,所述侧墙与所述底架的外侧均通过自动焊的方式焊接固定,
所述侧墙与所述车顶的内侧,所述侧墙与所述底架的内侧均通过胶铆的方式固定。
优选的,所述轨道车辆铝合金车体还包括固接于所述车顶、底架及侧墙的两端的端墙;其中,
所述端墙与所述车顶、侧墙均通过端角柱相固接,所述端墙与所述底架通过缓冲梁相固接。
优选的,所述车顶、侧墙的外侧与所述端角柱的外侧均通过弧焊的方式焊接固定;
所述车顶、侧墙的内侧与所述端角柱的内侧均通过胶铆的方式固定;
所述底架的内、外侧与所述缓冲梁的内外侧均通过胶铆的方式固定。
优选的,所述车顶包括多个可顺次搭接的车顶内部型材,所述相邻两个车顶内部型材间均通过激光复合焊的方式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侧墙均包括多个可顺次搭接的侧墙内部型材,所述相邻两个侧墙内部型材间均通过激光复合焊的方式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底架包括连接梁及搭接于所述连接梁两侧的多个底架内部型材;其中,
所述连接梁与所述底架内部型材之间通过胶铆的方式固定;
所述相邻两个底架内部型材之间均通过激光复合焊的方式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激光复合焊位置均具有激光复合焊坡口,所述激光复合焊坡口为类V型坡口。
优选的,所述激光复合焊位置均具有焊缝熔池成型槽,所述焊缝熔池成型槽为类直角三角型槽。
相对上述背景技术,本发明所提供的轨道车辆铝合金车体,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大部类(底架、车顶、侧墙)的内部型材之间均采用激光复合焊的方式固定,内部型材连接接头处可形成类V型坡口,减小了焊接热输入量,降低了焊接变形对车体结构的影响,提高了焊接接头的连接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652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道车辆的司机室及轨道车辆
- 下一篇:一种大视野悬挂式单轨车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