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调节电池组的放电功率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60403.1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06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曾国建;杨彦辉;朱建;颛孙明明;蔡华娟;程晓伟;余铿;吉祥;吴凌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锐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842 | 分类号: | G01R31/3842;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肖冰滨;刘兵 |
地址: | 23005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调节 电池组 放电 功率 系统 | ||
1.一种用于调节电池组的放电功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电池组的温度;
电池SOC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电池组的SOC值;
电流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电池组的放电电流;
电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电池组的放电电压;
计时器;
电流控制器,设置在用电器和所述电池组之间,用于控制所述电池组的放电电流的大小;
控制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电池SOC检测模块、所述电流传感器、所述计时器连接,用于:
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获取所述温度;
通过所述电池SOC检测模块获取所述SOC值;
根据所述温度和所述SOC值从预设的对应关系表中获取在所述温度和所述SOC值的条件下所述对应关系表中的所述电池组的第一放电功率;
根据所述第一放电功率从所述对应关系表中获取所述电池组的第二放电功率;
通过所述电流传感器获取所述电池组的放电电流,通过所述电压传感器获取所述电池组的放电电压;
根据所述放电电流和放电电压计算所述电池组的当前实际功率;
判断所述当前实际功率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放电功率;
在判断所述当前实际功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放电功率的情况下,启动所述计时器以记录第一持续时间;
判断所述第一持续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
在判断所述第一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放电功率控制所述电流控制器调节所述当前实际功率,并再次执行调节操作;
在判断所述当前实际功率小于所述第二放电功率的情况下,启动所述计时器以记录第二持续时间;
判断所述第二持续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阈值;
在判断所述第二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放电功率从所述对应关系表中获取所述电池组的第三放电功率;
根据所述第三放电功率控制所述电流控制器调节所述当前实际功率,并再次执行所述调节操作;
所述对应关系表包括多阶对应关系,每阶对应关系包括SOC值为10%至90%,递增梯度为10%的多个电池组分别在环境温度为-10℃、0℃、10℃、25℃和45℃的条件下的最大放电功率;
所述多阶对应关系包括6阶对应关系,第1至第6阶对应关系分别包括SOC值为10%至90%,递增梯度为10%的多个电池组分别在环境温度为-10℃、0℃、10℃、25℃和45℃的条件下放电时间为10s、20s、30s、40s、50s和60s时的最大放电功率;
所述根据所述温度和所述SOC值从预设的对应关系表中获取在所述温度和所述SOC值的条件下所述对应关系表中的所述电池组的第一放电功率包括:
根据所述温度和所述SOC值从第i阶对应关系表中获取在所述温度和所述SOC值的条件下所述对应关系表中的所述电池组的最大放电功率作为第一放电功率,其中,i为区间[1,6]中的任一整数;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放电功率从所述对应关系表中获取所述电池组的第二放电功率包括:
从第i-1对应关系表中获取在所述温度和所述SOC值的条件下所述对应关系表中的所述电池组的最大放电功率作为所述第二放电功率;
所述控制器进一步用于:
在i-1的值小于1的情况下,从第1阶对应关系表中获取在所述温度和所述SOC值的条件下所述对应关系表中的所述电池组的最大放电功率作为所述第二放电功率;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放电功率从所述对应关系表中获取所述电池组的第三放电功率包括:
从第i+1阶对应关系表中获取在所述温度和所述SOC值的条件下所述对应关系表中的所述电池组的最大放电功率作为所述第三放电功率;
所述控制器进一步用于:
在i+1的值大于6的情况下,从第6阶对应关系表中获取在所述温度和所述SOC值的条件下所述对应关系表中的所述电池组的最大放电功率作为所述第三放电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为多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电池组的每个单体电池上,分别用于检测每个所述单体电池的单体温度;
所述控制器进一步用于:
根据所述单体温度计算平均值以生成所述电池组的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第二阈值均为1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锐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锐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6040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