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指静脉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54664.2 | 申请日: | 2018-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81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志恒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34 江苏省苏州市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脉识别 手指图像 特征点 计算机可读介质 电子设备 静脉纹路 特征匹配 计算机信息处理 模板确定 特征识别 预定条件 修复 检测 | ||
本公开涉及一种指静脉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涉及计算机信息处理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待识别的手指图像,所述手指图像中包含静脉纹路;通过检测模板确定所述手指图像中的待识别区域;对所述待识别区域中的静脉纹路进行特征识别,确定多个特征点;在所述多个特征点不满足预定条件时,对所述多个特征点进行修复处理以获取特征匹配数据;以及通过所述特征匹配数据对所述手指图像进行指静脉识别。本公开涉及的指静脉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能够提升指静脉识别中的速度与精度。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信息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指静脉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经济的发展,手指静脉识别技术属于当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中的热点领域,相比与指纹和人脸特征而言,手指静脉信息藏匿于浅表皮下,日常活动不会留下印迹,而且每根手指的静脉纹路都不一样,因此可以用作个人身份识别,而且具有无接触采集、安全性高、唯一性强的优势。
但目前在手指静脉识别的过程中,由于手指静脉图像的采集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采集的图像在识别的过程中就是检测的速度、精度都不理想,限制了指静脉识别技术的发展。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指静脉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指静脉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能够提升指静脉识别中识别的速度与精度。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出一种指静脉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待识别的手指图像,所述手指图像中包含静脉纹路;通过检测模板确定所述手指图像中的待识别区域;对所述待识别区域中的静脉纹路进行特征识别,确定多个特征点;在所述多个特征点不满足预定条件时,对所述多个特征点进行修复处理以获取特征匹配数据;以及通过所述特征匹配数据对所述手指图像进行指静脉识别。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包括:通过对多个手指图像的统计分析确定所述检测模板。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对多个手指图像的统计分析确定所述检测模板包括:获取多个手指图像中每一个手指图像对应的第一特征区至第N特征区;确定所述多个手指图像中每一个手指图像对应的第一特征区至第N特征区中的多个特征点;以及通过对所述多个手指图像的第一特征区至第N特征区中的多个特征点的分析,确定第一特征区至第N特征区之一为所述检测模板。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检测模板确定所述手指图像中的待识别区域包括:获取所述检测模板的第一边缘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边缘信息在所述手指图像中确定与所述第一边缘信息吻合的第二边缘信息;以及将第二边缘信息圈定区域作为所述待识别区域。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所述多个特征点不满足预定条件时,对所述多个特征点进行修复处理以获取特征匹配数据包括:在所述多个特征点的数量不满足预设数量时,对所述多个特征点进行修复处理以获取特征匹配数据。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对所述多个特征点进行修复处理以获取特征匹配数据包括:将所述待识别区域中的多个特征点与检测模板中的多个特征点进行比对;对缺失的特征点进行修复处理以获取匹配数据。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对缺失的特征点进行修复处理以获取匹配数据包括以下情况至少一者:对缺失的特征点进行差值修复处理以获取特征匹配数据;对缺失的特征点进行拟合修复处理以获取特征匹配数据;以及对缺失的特征点进行填补修复处理以获取特征匹配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志恒,未经贾志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546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