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支撑的纳米多孔银及银电极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853627.X | 申请日: | 2018-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1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 发明(设计)人: | 姜鲁华;李晓克;刘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23/50 | 分类号: | B01J23/50;B01J35/10;B82Y30/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袁晓玲 |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多孔银 制备 银电极 过渡金属阳离子 电还原 氯化银 微电池 银表面 自支撑 前体 过渡金属离子 金属氯化物 液体电解液 固体材料 耗能过程 施加电压 浸入 电极 可控性 氧还原 含银 能耗 | ||
1.一种自支撑的纳米多孔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至少表面含银的固体材料作为前体,浸入含有过渡金属离子和金属氯化物的液体电解液中,通过微电池反应借助过渡金属阳离子促进银表面自发形成氯化银,电还原后形成纳米多孔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金属离子为Cu2+或者Fe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u2+或者Fe3+的浓度为0.005-1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氯化物为氯化铜、氯化铁、氯化钠或氯化钾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表面含银的固体材料在含有过渡金属离子和金属氯化物的液体电解液中浸渍时间为0.01-3600s。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表面含银的固体材料中银的含量0.01-99.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表面含银的固体材料为银丝,银片或银块。
8.一种自支撑的纳米多孔银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银电极作为前体,浸入含有过渡金属离子和金属氯化物的液体电解液中,通过微电池反应借助过渡金属阳离子促进银表面自发形成氯化银,电还原后制得自支撑的纳米多孔银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5362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