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天窗汽车顶棚的加工模具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53339.4 | 申请日: | 201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88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佟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超维科技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00 | 分类号: | B29C33/00;B29C59/02;B29L31/30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4 | 代理人: | 石岱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窗 汽车 顶棚 加工 模具 及其 方法 | ||
一种带天窗汽车顶棚的加工模具及其加工方法,上模具、下模具,上模具的内部对应PU复合板的天窗位置设置有面料分离机构,面料分离机构包括:至少一个面料分离气缸、滑块和多个刺针,气面料分离气缸沿上模具的闭合方向垂直安装在上模具的内部,滑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气缸伸出的活塞杆上,滑块上布置有多个用于勾起天窗位置处面料的刺针;下模具上设置有对应刺针位置的凹槽,本发明的优点是:实现了针织面料与PU复合板压合之前,将天窗部位的面料与PU复合板分离,为后续天窗位置进行包边工艺提供了便利,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无需人工操作、加工位置精准、增加了产品成品率,也提高了生产效率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天窗汽车顶棚的加工模具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顶棚内饰,是汽车整车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起隔音、隔热、防尘作用,降低车内噪声,提高吸音效果;其结构是由一层针织面料加PU复合板组成,产品工艺属于热料冷压成型。带天窗的顶棚,针织面料与PU复合板在压合之前,天窗部位的面料需要与基材分离,以便后续进行包边工艺;现有技术的方法有1、在分离区域的面料上喷水使之与基材不粘合;2在面料与基材中间加一层无纺布,使之不粘接。采用以上两种方法,不仅多一道工序,增加人工成本、增加原材料消耗,且在面料的喷水区域控制不稳定,影响面料外观和质量等缺点,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型模具及其加工工艺在压合过程中使面料与基材分离,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天窗汽车顶棚的加工模具,用于在针织面料与PU复合板压合之前,将天窗部位的面料与PU复合板分离,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该加工模具包括:上模具、下模具,所述上模具与所述下模具合模后,所述上模具的下表面与所述下模具的上表面围拢成与工件仿形的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的内部对应PU复合板的天窗位置设置有面料分离机构,所述面料分离机构包括:至少一个面料分离气缸、滑块和多个刺针,所述面料分离气缸沿上模具的闭合方向垂直安装在上模具的内部,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气缸伸出的活塞杆上,所述滑块上布置有多个用于勾起天窗位置处面料的刺针;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对应所述刺针位置的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刺针均布设在靠近布料一侧的滑块上,所述刺针在所述滑块上的位置与PU复合板的天窗位置对应。
作为优选,所述刺针由穿刺部和连接部组成,所述穿刺部包括:用于刺穿布料的刺头和用于勾起布料的倒钩,所述倒钩设置在所述刺头的尾部的外圈上,所述连接部一端与穿刺部的尾部连接,,另一端固连在滑块4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上模具四个角位置设置有合模气缸,所述合模气缸带动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合模。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天窗汽车顶棚的加工模具的加工方法,该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利用夹取输送机构夹取面料并输送至工作台上备用,同时,利用天车输送机构吸取PU复合板并移送至料架上;
步骤S2:利用传送机构将所述料架上的PU复合板输送至烘箱内烘烤,其中,所述烘箱的加热温度为200±8℃,所述烘箱的加热时间为95±2秒;
步骤S3:利用所述传送机构将烘烤后的PU复合板输送至所述料架上;
步骤S4:利用所述天车输送机构将所述工作台上的面料移送至料架上,使面料覆盖在烘烤后的PU复合板上;
步骤S5:利用自动送料机将所述料架上覆盖有面料的PU复合板移送至加工模具上:
步骤S6:所述加工模具的上模具和下模具在合模压印覆盖有面料的PU复合板之前,利用面料分离机构将PU复合板上的天窗位置上覆盖的面料与PU复合板分离;
步骤S7:所述加工模具对覆盖有面料的PU复合板压印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超维科技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春超维科技产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533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