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海科贝特氏菌生长及絮凝剂积累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46532.5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2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凌雪萍;潘雪珊;卢英华;洪圳;陈翠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R1/01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秦彦苏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絮凝剂 菌生长 积累 优化培养条件 发酵培养基 工业化应用 胞外多糖 细胞生长 综合调控 最佳条件 生物量 碳氮源 产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海科贝特氏菌生长及絮凝剂积累的方法,通过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调控,得到了促进海科贝特氏菌生长并提高其胞外多糖产率的最佳条件,在该条件下海科贝特氏菌的最大生物量和絮凝剂产量分别为3.5g/L和2.0g/L,较原始发酵培养基条件下分别提高了84.2%和42.8%。这说明在海科贝特氏菌培养过程中碳氮源对细胞生长及絮凝剂的积累至关重要,为进一步优化培养条件以提高絮凝剂产量,以及进一步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涉及对海科贝特氏菌细胞生长及絮凝剂生产的调控,具体涉及一种促进海科贝特氏菌生长及絮凝剂积累的方法。
背景技术
海科贝特氏菌(Cobetia marina)属γ变形菌纲,盐单胞菌科,科贝特氏菌属,为革兰氏阴性菌,好氧,其形态呈杆状,无芽孢。海科贝特氏菌具有极强的生存适应能力,如可生长于0.5~20%盐分、10~42℃和pH 5~10的环境当中(Marechal,et al.2004)。海科贝特氏菌以产出的胞外多糖有着良好絮凝作用而被人们熟知,可作为生物淤积的模型被人们所研究(Lei,et al.2015;Balabanova,et al.2016),同时它作为亚硝酸细菌(Nitritebacteria)的一种,能将氨氧化为亚硝酸,在水污染的治理及水产养殖中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不可持续资源尤其是化石燃料的利用和依赖与日俱增,生物柴油就此登上舞台。生物柴油可通过微藻合成,目前如何高效进行微藻的富集成了其工业化生产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至今,微藻收集方法包括离心、过滤和絮凝等,其中絮凝法,尤其生物絮凝法因其成本低廉、环境友好而被广泛应用(万春,等.2015;马志欣,等.2016)。2015年,Lei等人从海洋中筛选出一株海科贝特氏菌,其能生产一种稳定絮凝剂,可使微藻絮凝后悬浮于培养液表面,且复选效率高达92.7%(Lei,et al.2015)。由于浮选的优点,这种方法能够高效收集微藻,大大增加了微藻制油在未来能源市场的竞争力。但是海科贝特氏菌本身的生长速度要慢于其它工业菌种,而且胞外目标产物的产率不高,阻碍了其进一步的应用。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促进海科贝特氏菌生长并提高其胞外产物产率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促进海科贝特氏菌生长及絮凝剂积累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促进海科贝特氏菌生长及絮凝剂积累的方法,海科贝特式菌(Cobetiamarina MCCC1113,购买于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微生物菌种资源保藏管理中心)经活化后,培养获得种子液;种子液以9~11%的接种量接入发酵培养基,所述发酵培养基中含有葡萄糖25~50g/L,复合氮源7~11g/L,所述复合氮源包括质量比为4~6:1的酵母粉和谷氨酸;然后在26~30℃、140~160rpm发酵培养22~32h,获得海科贝特氏菌及其胞外多糖。
一实施例中:所述发酵培养的时间为30~32h。
一实施例中:所述发酵培养基中,葡萄糖的浓度为28~32g/L。
一实施例中:所述发酵培养基中,复合氮源的浓度为9~10.5g/L。
一实施例中:所述发酵培养基中,复合氮源包括质量比为4.5~5.5:1的酵母粉和谷氨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65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