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海科贝特氏菌生长及絮凝剂积累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46532.5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2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凌雪萍;潘雪珊;卢英华;洪圳;陈翠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R1/01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秦彦苏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絮凝剂 菌生长 积累 优化培养条件 发酵培养基 工业化应用 胞外多糖 细胞生长 综合调控 最佳条件 生物量 碳氮源 产率 | ||
1.一种促进海科贝特氏菌生长及絮凝剂积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海科贝特式菌经活化后,培养获得种子液;种子液以9~11%的接种量接入发酵培养基,所述发酵培养基中含有葡萄糖25~50g/L,复合氮源7~11g/L,所述复合氮源包括质量比为4~6:1的酵母粉和谷氨酸;然后在26~30℃、140~160rpm发酵培养22~32h,获得海科贝特氏菌及其胞外多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海科贝特氏菌生长及絮凝剂积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的时间为30~32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海科贝特氏菌生长及絮凝剂积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基中,葡萄糖的浓度为28~32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海科贝特氏菌生长及絮凝剂积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基中,复合氮源的浓度为9~10.5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海科贝特氏菌生长及絮凝剂积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基中,复合氮源包括质量比为4.5~5.5:1的酵母粉和谷氨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海科贝特氏菌生长及絮凝剂积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基还包括:三羟甲基氨基甲烷1.4~1.6g/L,人工海水75~85%,水15~25%,pH值6.8~7.2;所述人工海水包括:NaCl 23.5~24.5g/L,MgCl2·6H2O 10.5~11.5g/L,Na2SO4 3.5~4.5g/L,CaCl2·6H2O 1.8~2.2g/L,KCl 0.6~0.8g/L,KBr 0.05~0.15g/L,H3BO3 0.02~0.04g/L,Na2SiO3·9H2O 0.004~0.006g/L,SrCl2·6H2O 0.003~0.005g/L,NaF 0.002~0.004g/L,NH4NO3 0.001~0.003g/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海科贝特氏菌生长及絮凝剂积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的过程包括:将冻存的海科贝特氏菌菌种转接于平板培养基中,26~30℃培养45~50h;所述培养获得种子液的过程包括:将活化后的海科贝特氏菌接入种子培养基,26~30℃、140~160rpm培养22~26h,获得种子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促进海科贝特氏菌生长及絮凝剂积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培养基包括:胰蛋白胨10~11g/L,酵母粉4.5~5.5g/L,氯化钠28.0~32.0g/L,琼脂19.0~21.0g/L,水100%,pH值6.8~7.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促进海科贝特氏菌生长及絮凝剂积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培养基包括:胰蛋白胨10~11g/L,酵母粉4.5~5.5g/L,氯化钠28.0~32.0g/L,水100%,pH值6.8~7.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653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