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硼酚醛树脂中空微珠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45619.0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66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新;温子游;吕珊珊;张肖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3/12 | 分类号: | C08J3/12;C08G8/28;C08L6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酚醛树脂 中空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硼酚醛树脂中空微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将苯酚、硼酸、碱性催化剂和甲醛混合进行缩聚反应,得到硼酚醛树脂;将得到的硼酚醛树脂、内核材料、分散稳定剂、胺类固化剂和水混合后,进行交联反应,得到混合液;所述内核材料为沸点大于水的油性液体;将得到的混合液进行交联固化、过滤和煅烧处理,得到含硼酚醛树脂中空微珠。本发明得到的含硼酚醛树脂中空微珠的壳层材料为含硼酚醛树脂,其高残炭率赋予了中空微珠优异的热稳定性。实施例数据表明,在800℃下,本申请得到的含硼酚醛树脂中空微珠的残炭率为61~63%。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硼酚醛树脂中空微珠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空酚醛树脂微珠是一种内核为空气或其它气体、外层为酚醛树脂的中空结构材料。由于其内部介质为气体,结构封闭,具有密度小、热导率低、热稳定性优异等特点,因此中空酚醛树脂微珠常被用来作为填料赋予复合材料轻质、隔热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热防护领域。
常用的中空酚醛树脂微珠制备方法有发泡法、喷雾干燥法、相转变法、悬浮聚合法等,可制备粒径为纳米级或微米级的中空微珠。基本原理是在碱性条件下,采用苯酚、间苯二酚与多聚甲醛、甲醛水溶液,或者水溶性酚醛树脂为原料,以与酚醛树脂不相溶的其他液体或固体材料为核,或是采用发泡剂产生气体为核,固化交联酚醛树脂形成稳定的壳,然后通过煅烧或溶解等手段去除核,从而得到酚醛树脂中空微珠。
目前的中空酚醛微珠多以普通酚醛树脂为原料,以普通酚醛树脂为原料制备得到的中空酚醛树脂微珠,虽具有良好的热性能,但随着航空航天等高技术领域的发展,已经无法满足对其热稳定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含硼酚醛树脂中空微珠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含硼酚醛树脂中空微珠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硼酚醛树脂中空微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苯酚、硼酸、碱性催化剂和甲醛混合进行缩聚反应,得到含硼酚醛树脂;所述甲醛以多聚甲醛或甲醛水溶液的形式加入。
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含硼酚醛树脂、内核材料、分散稳定剂、胺类固化剂和水混合后,得到混合液;所述内核材料为沸点大于水的油性液体;
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混合液依次进行交联固化、过滤、煅烧处理,得到含硼酚醛树脂中空微珠。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缩聚反应的温度为80~100℃,缩聚反应的时间为6~8h。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碱性催化剂为NaOH、NH3·H2O、氢氧化钡或氧化镁。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苯酚、硼酸和甲醛的摩尔比为1:0.1~0.25:1.3~2,碱性催化剂用量为苯酚质量的0.5%~5.0%。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内核材料为辛烷、壬烷、癸烷、甲苯、二甲苯或甲基硅油。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分散稳定剂为聚丙烯酸、聚乙烯醇、羟甲基纤维素或聚甲基丙烯酰胺。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硼酚醛树脂、内核材料、分散稳定剂、胺类固化剂和水的用量比为15~25g:8~25g:16g~27g:1.5~2.5g:100mL。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交联固化反应的温度为80~90℃,交联固化的时间为2~3h,交联固化的pH值为1~2。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的煅烧依次包括第一煅烧、第二煅烧和第三煅烧;
所述第一煅烧的温度为80~110℃,第一煅烧的时间为4~10h;
所述第二煅烧的温度为130~150℃,第二煅烧的时间为2~3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56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吸水保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天然橡胶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